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申报材料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分项自评报告山东省水利技术学院二○一○年十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分项自评结果汇总表示范性专业名称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1.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5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51.3人才培养模式71.4课程建设122.师资队伍2.1师资队伍结构6.52.2主讲教师情况52.3教学改革与实践2.83.实践教学3.1实践教学条件7.53.2实践教学内容11.43.3工学结合9.74.教学管理4.1管理规范34.2学生管理44.3质量监控35.社会评价5.1招生与就业55.2用人单位评价55.3社会服务5合计96.96.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94结论:16项二级指标中,自评分均在满分值的90%以上,自评结论为优秀。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分项自评表一级指标1.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二级指标1.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自评分值5分自评依据1、专业定位准确,符合国家技师教育的要求,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山东水利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开设测绘专业软、硬件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于2007年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中率先开设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本专业紧紧依托山东水利行业和测绘行业,坚持工学结合的发展思路,立足水利,辐射国土、城建、交通、建筑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主要有测绘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本专业重在培养工程测量方面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测绘技术应用性人才。2、办学思路明确,特色、质量意识强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明确了“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办学质量、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办学思路。本专业在建设中,注重办学质量,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过硬的实训条件,严格教学管理,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佐证材料1.1.1学院有关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文件1.1.2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专项经费预算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分项自评表一级指标1.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二级指标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自评分值5分自评依据1、根据学院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可行的工程测量专业建设规划。深化课程改革,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紧密依托山东水利与测绘行业,充分利用山东省水利行业校企合作办学协调委员会互动大平台,深度融合水利企业,校企共享双方资源,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共赢、互相依存的良好局面,建立并实施“412”校企结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2、融入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以及水利行业规范,构建“412”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岗位任务为重心的专业核心课程,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通过深入开展精品课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专业综合实力,争取三门课程进入院级精品课程,一门课程进入省级精品课程。3、根据课程体系的要求规划师资队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其中,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2名、“双师”素质教师9人,使教师团队规模达18人。同时通过引进企业人才,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使专职教师队伍全部具备企业背景。并建立由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使兼职教师队伍规模达5人,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3:1以上。4、建成集教学、生产、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在全国水利类技术院校同类专业中具有一流水平、开放性的工程测量技能综合实训中心,使之成为山东省水利工程测量高技能人才的技术培养基地。5、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工学结合的办学途径。开展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工作,争取与20个以上的测绘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建立稳固的工学结合实训基地,达到每学年、每个假期均能全额满足学生在基地参加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的目标。6、围绕专业教学改革目标,完成了工程测量专业(按多方向分别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编写或选择优秀技师教材,应用多媒体、CAI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对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动态地进行调整,并适时地修改和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7、建立了测量实验室等7个校内系列实验室,校内系列实验室设备先进,技术含量高,部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生的实验实训项目、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建立了校园测量实训基地、工程测量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测量中级工、测量高级工、测量技师3个不同等级的技能鉴定)。建成了拥有配备全站仪、GPS(接收机)等先进仪器设备的测绘数字化实训中心。8、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途径。通过实质性地开展校企合作,已与10个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