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省级小学语文优.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动物儿歌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省级小学语文优.pdf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省级小学语文优.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动物儿歌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了解形声字组字的规律;会写“运”“迷”“造”3个字,知道“走之”偏旁的字的笔顺规律。(二)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诵读儿歌,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知道“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三)通过图文对照,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产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和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识记形声字1.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很多昆虫、小动物也悄悄地跟着夏姑娘一起走上夏的舞台。猜猜都有谁来了。有个八脚怪,活得真自在,成天织渔网,坐等美食来。(猜一动物,谜底:蜘蛛)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猜一昆虫,谜底:蚂蚁)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内行。(猜一昆虫,谜底:蜻蜓)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蜻蜓”“蚂蚁”“蜘蛛”,读准后鼻音“蜻蜓”,“翘舌音”“蜘蛛”。3.去拼音指名读。4.开火车读“蜻”“蜓”“蚂”“蚁”“蜘”“蛛”,说说发现了什么。(1)都是“虫字旁",和虫子有关。教师小结:“虫字旁”的字有些是昆虫,有些是小动物。(2)读音和字的右边部分的读音一样。教师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半表示意思、一半表示读音的字叫形声字。(3)儿歌巩固。形声字,朋友多,半表声,半表意。只要用心去观察,一定能把朋友做。5.学以致用,尝试独立识字。蝌蚪蝴蝶蚯蚓蜈蚣蚊子蛀虫(指名学生认读,“蛀虫”是难点,字音和声旁声调有变化)教师小结:形声字很多读音和声旁的读音是相同的,但有的也相近,要读准字音还是要请教字典老师。(二)检查朗读,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引导读好难读的字词。2.整体感知,尝试概括说说儿歌讲了什么。(1)知道儿歌有3句话。(2)用自己的话说说儿歌讲了什么。(3)圈一圈小动物的名字。(板贴动物的名字,齐读)(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1.学习第一句,了解小动物们在哪里干什么。“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1)随机教学生字。“迷”:加一加,组词。(迷人、迷路)“藏”:平舌音,组词。(捉迷藏、冷藏、藏书)(2)知道“半空”与“天上”不同,了解蜻蜓飞得不高。理解“花间"就是花丛中。(3)做动作演一演,理解“展翅飞”。(4)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理解“捉迷藏”。(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就像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多有趣!)(5)指导朗读。2.自主学习第二、三两句话。小朋友,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交流,读懂了这句话。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第二、三两句话,读懂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和同桌交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个别指导)3.了解学习所得,随机引导与朗读指导。“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1)学习生字“食”。(人+良、“粮”米+良)(2)通过图片了解“造宫殿”。“造宫殿”: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给泥土松土。小结:蚯蚓真了不起!它们在造宫殿的同时,还帮助大地松了土。(3)交流背景知识,体会蚂蚁品质。“运食粮”:通过交流,了解下雨前蚂蚁要搬家的知识,体会蚂蚁勤劳、团结的品质。4.“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1)随机教学生字“网”,图片演示“网”字变化。这是一张蜘蛛网。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写“网”字的。你发现了什么?是呀,就是画了一张网,后来这个字又经过几次变化,成了现在这样。我们的汉字真是有趣,有些字就是一幅画。(2)学习“游得欢”:朗读体会蝌蚪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样子。(四)整体回顾,发现句式1.师生合作朗读儿歌。引导学生发现“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1)引导学生发现中间的词语都表示“在哪里”。教师:蜻蜓哪里展翅飞?学生:蜻蜓半空展翅飞。(2)引导学生发现后面的词语都表示“干什么”。教师:蜻蜓半空干什么?学生:蜻蜓半空展翅飞。2.小结:这首儿歌每句话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写的。读起来很有节奏,让我们一起边拍手边读儿歌。(五)指导书写,掌握结构1.生字复习。(开火车读)2.指导书写生字“迷”“造”“运”。(1)引导发现字的字形特点,半包围结构,形声字。(2)引导发现“走之”的书写规律:走之走之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写得不好的学生和不会写的学生。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引导学生把字写得又快又好。4.书写评价。教师评价、优秀作业展示和学生互相评价随机结合,多形式评价,鼓励学生获得书写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