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考点知识浓缩.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考点知识浓缩.doc

2009考点知识浓缩.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1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我们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或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向运动,速度为正,否则物体做负向运动,速度为负。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如果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txv???(1)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如果t?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tx??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2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公式2aTx??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tva???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vtvoatxvot21at2vt2-vo22ax2tv20tvvv??22202txvvv??2aTx??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数值,即ak,可从图象的倾斜程度可直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Vtgth21gt2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按力的性质分,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平行四边行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合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分力.3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mg(g9.8N/Kg)不考虑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2RMm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FKX(在弹性限度内)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他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产生摩擦力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接触面不光滑一般说来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滑动摩擦力根据FNF?求解.如果一个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第N个力与其他(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力的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4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保持质量m不变,研究a与F之间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上作a-F图象和a-m1图象结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Fma2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功的定义式:?cos??FLW注意:?0??时,FLW?;但?9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