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营改增”中增值税的合理税率分析“营改增”中增值税的合理税率分析摘要:2011年我国财税部门开始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其所下发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对一系列的行业提出了不同的增值税试点方案。其中对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也有初步规定,这标明建筑业增值税改革的基本方向得到确定。文章从政府角度出发,基于不同的改革目标和原则,利用《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通过行业核算账户法等方法来估算增值税税率及建筑业合理的增值税税率。关键词:“营改增”;增值税;税率测算一、“营改增”实施的现状(一)“营改增”的政策实施状况1.“营改增”最新政策动向2013年5月2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从2013年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扩至全国的税收政策。2.关于建筑业增值税改革的规定2011年11月16日财税部门下发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中规定了试点改革中建筑业增值税税率为11%,但上海试点改革并未对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进行规定。因而,至今建筑业增值税改革仍停留在利率假设和测算阶段。(二)营业税对建筑业税负的扭曲营业税对建筑业的税负扭曲体现在重复征税上。因此,比较建筑业营业税税负和增值税税负的大小即可看出营业税在重复征税上的扭曲效应。由于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仍没有确定值,所以用全部行业的平均增值税税负,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值税税负作为增值税税负的一般值。税负的定义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值税的税基为规模以上企业的增加值,因此有:规模以上企业增值税税负=规模以上企业增值税税额/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在比较建筑业的营业税税负和增值税税负时,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征收方式和对象不同,因此需要对营业税税负数据作整理。根据平新乔的做法,先将建筑业营业税税额除以建筑业本年度的增加值,再将两者进行比较,因此有:建筑业营业税税负=建筑业营业税额/建筑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企业增值税税负与建筑业营业税税负的比较见图1。由图1可以看到,在2003年以前,由于建筑业发展落后,销售额和交易额较小,营业税税负与增值税税负相比的确较低;2003年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建筑业交易额逐渐加大,营业税税负的扭曲性便体现出来。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增值税在经济交易额加大、交易频率逐步频繁、分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阶段,会有税负保持不变甚至是减退的趋势,这也是增值税的优越性——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加重经济的纳税负担。二、“营改增”的目标(一)减少营业税自身的重复征税营业税自身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重复征税。由于营业税只针对营业额或销售额,不考虑营业成本,因此在征收时会出现对商品生产的每个阶段重复征税的现象,尤其对大部分第三产业而言,其流转环节较多,征收营业税尤为不利。从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将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对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二)减少营业税与增值税之间重复征税营业税不仅流转环节存在重复征税,即使是在同一企业,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之间无法进行抵扣也加大了企业的税负。企业既交增值税又交营业税,负担自然加重。这种营业税与增值税之间的抵扣链条断裂,也是营业税增值税之间重复征税的主要表现。因此,从政府角度来讲,建筑业“营改增”的目标是减少重复征税,包括营业税自身的重复征税及营业税、增值税之间的重复征税,同时保持政府税收收入的基本不变。三、增值税合理税率的测算原则(一)财政税收收入基本不变原则如果从保持财政税收收入基本不变或略有降低的角度设计税率,可以运用行业核算账户法,利用AguirreC.A.和P.Shome提出的行业核算账户法(也称为生产法)来估算增值税税基及收入,即以建筑业的产出为基础,对建筑业的中间投入品、投资、免税和零税率的产出和中间投入品进行调整,估算各个行业的税基及收入。这里需要用到《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因此就以2007年作为案例年份并模拟推算2007年建筑业“营改增”的各种结果。1.设计增值税改革假定税率设计上,现行建筑业营业税为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中规定了试点改革中建筑业增值税税率为11%。因此税率设计时,模拟建筑业增值税税率有四种:9%、11%、13%、17%。在税基设计上,现行的增值税是按销售额计算销项税,再扣除外购额的进项税。因此,依照增值税的计算方法:税基=建筑业的销售总额-建筑业原材料的购进额。在价格设计上,现行营业税的销售额是指含税销售额,而增值税销售额计算时要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即投入产出表中的产值为含税价格。所以,在估算营业税税额时,直接用产值乘以对应的营业税税率;估算增值税税额时,先用产值除以(1+对应的增值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