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2).doc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识图形》的教学设计白花中心小学蔡凤玲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36—37页的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原有学习主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基础上学习的,也就是由原有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一种过渡,为此这节课设计的“摸”面、“画”面、“找”面和“说”面几个环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面”由“体”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学生分析:我班的学生动手能力操作比较强,也有了学习主体图形的基础。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具学具: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联系实践、复习引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出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1、认识长方形。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B: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5、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四、探索与实践。1、淘气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淘气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淘气的不一样。五、课内小结与课后延伸。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板书: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教学反思:1、首先,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知识的顺利迁移。在教学中,由学生熟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入手,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认一认,画一画等,感受到“面”就在学过的“体”中,让学生象寻宝一样,找到“面”,感知“面”,体会“面在体上”。2、其次,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寻找,发现,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特别以交通标志为例,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3、但是时间把握有些不足,有点前紧后松。“画一画”一环节应该改为学生自已动手用平面图形拼组自己喜欢的图案。应该设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些平面图形”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