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邻家****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6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与朱元思书教案【精编】.docx

与朱元思书教案_1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与朱元思书教案与朱元思书教案(精选1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与朱元思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4、背诵并默写全文。5、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6、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主旨。7、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2、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细心体味、尽情观赏。二、作者简介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教师提示读音: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泠(líng)戾天(lì)鸢飞(yuān)经纶(lún)横柯(kē)2、指名学生读课文。四、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五、理清背诵思路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学生分六小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六、学生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课文。千丈见底水之清异水急湍猛浪水之急天从高山寒树树之奇下流负势轩邈山之势独飘奇山泉鸟蝉猿山之音绝荡息心忘反山之力横柯疏条林之密七、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课文对照,感受作品的意境美。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富春江美景,其余同学点评。2、提问:本文为我们呈现了怎样一种意境?学生思考,交流。三、悉心体味,感受作品的志趣美。提问: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很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四、揣摩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请学生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2、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3、学生齐诵这几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五、探究拓展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尹可泉与朱元思书教案篇2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重点难点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二、读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