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为留守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情感教育——为留守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doc

情感教育——为留守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情感教育——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永新县高桥中学周青青女本科学历大部分学生学生家长为了生计纷纷涌入经济发达的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他们中一方或双方扔下孩子交给老人或朋友监护,使孩子远离父母,缺少父母的关爱,于是这些学生纷纷加入了新生一族——留守儿童。一、我校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就我校而言,全校共有456名学生,其中有2/3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其中80%为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因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缺乏精神交流,更缺乏精神、道德上的管束与指引;而且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以及思想观念保守等原因都易造成监护无力。其余的20%则为同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亲戚抚养的监护方式。然监护对象并非己出,教养是时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监护人通常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对留守儿童基本上没有的情感教育。这容易造成任性的心理行为或因性格敏感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形成心理障碍。二、存在的问题这些留守儿童因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引导,使其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特有成长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美德缺失。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祖辈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较纵容溺爱,对其缺乏精神和道德的管束指引,容易造成留守儿童思想道德上的放任自流,加之其是非观念不强,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使其错误行为和做法常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从而极易养成我行我素、容易养成自私自利、我行我素、霸道蛮横、打架斗殴以及损人利己等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二)成绩落后。祖辈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偏低,对作业的辅导、督促与检查也时常不到位,使孩子的家庭学习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而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成绩波动性较大,呈下降趋势。网吧等娱乐场所日益普及,更使其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父母因生活所迫或只顾挣钱,未能尽基本的教育责任,甚至认为读书不如打工,导致留守孩子滋生厌学的心理。(三)心理障碍。留守孩子由因远离父母,缺乏家庭的温暖,缺乏与父母情感交流的机会,使其情感变化无法为父母及时所顾及,从而导致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致使其感情较脆弱,敏感自卑、孤僻自闭、消极悲观等,经受不住别人或老师的一丁点批评,不愿与其同学交流,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三、对策思考与留守儿童交流,我们强烈体会到孩子们精神极为空虚,处于一种缺失爱、盼望爱、寻求爱的状态,除了其物质生活关注外,我们更应直达其心灵深处,倾听其的内心呼唤。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我校开展了以情感教育为主线的特殊教育法,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更新教育理念,强化理论学习。教师作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其教育观念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顺利实施尤为关键。教师必须深刻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情感教育问题并非仅为留守儿童父母的“私事”,它需社会各界的关注,更是教师的光荣使命。学校开展了情感教育研讨会,强化情感教育理论学习,研讨情感教育规律,使教师能认识到情感教育的发展性和复杂性,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情感教育。(二)搭建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互动平台。“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父母的关爱是其它亲情无法替代的。因此,我校建立了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登记系统,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开通“班主任——家长”手机绿色通道,强化与留守儿童家长的电话家访,及时沟通与互动,引导家长多与孩子联系沟通交流感情。同时还积极动员家长“常回家看看”,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孩子够充分感受到父母之爱,让其在温情的中成长。(三)以爱心弥补亲情的缺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关爱,更需要我们关注,需要我们用爱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乐观向上的班级氛围,开展富有特色的人文关爱活动,以来弥补他们亲情的缺失,使他们能时刻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集体的温暖。在平时的生活中,从细处着手,用欣喜的眼光、赞赏的语言去肯定他们、去激励他们,使其获得进取的动力,找到缺失的情感和自信,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随时倾听学生的心声,用真情帮他们解开心结,逐步清除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障碍,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与其真诚的对话、交流情感。在学习上,除老师晚自习时热心辅导外,各班级成立爱心互助组,采用帮扶策略,让班级成绩优异的非留守儿童与学困留守儿童组合,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我校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运用上述情感教育法,使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然“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乃为一项长期、细致且艰的巨事业,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与其家长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发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使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