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学案设计《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学案设计(精选15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学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关键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解色朗读课文,学会抓要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抓住主要内容及事例体会人物特点。3、积累读书方法。【教学过程】学案教案1、认读生字(彭、侠、嗯),找形近字,扩词。2、审题:“小苗”、“大树”指谁?比喻什么?3、季老和苗苗对话的内容讲了哪几个方面?请抓住要点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4、从季老与苗苗的对话中,你看出苗苗是个()的孩子;季老是个()的著名学者。5、从季老与苗苗的对话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学习方法?一、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认读生字,说说初读后的感受二、审题入手,教学生学会抓住要点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三、自读,抓事例研讨人物特点1、多读闲书。2、阅读积累古诗文3、学习要做到三贯通,下一代:季老:亲切幽默,平易近人,关心下一代。1、爱读闲书。2、只喜欢语文,偏科。3、学外语。苗苗:热爱读书谦虚好问崇拜学问者。四、掌握本课读书方法,积累读书方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学案设计篇2教材分析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学生分析本课内容的难度和容量并不大,因而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坚持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过程方法: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教学重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学策略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2.板书课题。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4.检查自读情况。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四、品味题目寓意。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1.与二人名字相关。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五、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六、写一个读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