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寄****淑k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docx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精选15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篇1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4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难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具准备:准备材料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二、板书课题。三、精读课文,把握文中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四、感悟课文讨论: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2)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3)进行古诗文积累。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五、品味题目寓意。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1.与二人名字相关。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五、感情朗读1.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六、作业布置:(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说说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七、板书设计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访谈录)1、写好文章多看书2、三贯通学好外语3、积累古诗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会写本课的生字,辨别形近字并进行组词,读准易误读字的字音,掌握课文中较有特点的多音字的字音、字义与组词。【方法与能力】(1)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情感与思想】激发学生对读书学习的热爱之情。【拓展与延伸】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散文家林海音的《窃读记》,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则是一篇关于读书学习的对话,其中也谈到了读书的问题?你们想知道怎样读书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吗?好,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板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二、初读课文,思考1、课文写了谁和谁的对话?他们谈了些什么内容?教学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思考、讨论与交流。教学参考:“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课文写了小作者张钫与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次采访记录,具体谈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积累古诗文”四个内容。2、按部分朗读课文,逐层学习,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与自己的读书实践说一说应该怎样读书。教学提示与参考:(1)理解词语“闲书”指课外书。“正课”课堂上学习的课程。①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正课”指的是课内要学习的课程。“闲书”与“正课”的区分源自教师与家长的界定。这句话是季老在与苗苗交流读课外读物时,现身说法,举了自己童年的例子。(2)重点学习“谈读书”这部分的内容。②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③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季老在与苗苗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的建议,并用“起码”“最起码”提出了量化的要求。(3)拓展延伸:读书除了季老先生说的可以写好文章之外,还有什么益处?教学提示:此题为全面体会读书的益处,深入领悟读书的真谛所设,要求学生紧紧抓住课文内容与相关语句并结合自身的读书实际进行回答。应该从“学习知识、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学会做事做人”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并且让学生明确地懂得最后两点才是读书的“真谛”,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3、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教学提示:学生自由回答,只要能依据课文内容来修正自己在学习中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