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3456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理化性质分子式:NH相对密度(空气=1):0.59液氨相对密度=1):0.7067(25℃)自燃点:651.11爆炸极限:16%~25%沸点(℃):-33.41水溶液PH值:11.7危害性质毒害品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3)严重吸人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皮肤和眼睛接触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爆炸特性:空气中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与氧氯混合易发生爆炸环境影响: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气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第二章液氨储运管理液氨为第2.3类有毒气体采用钢瓶或槽车灌装。灌装用钢瓶或槽车应符合国家劳动局颁发的《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附录A——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中氨属于A2.3有毒气体氨(液化的,含氨>50%)主要危险性类别:有毒气体;标志17如何制定液氨的防护措施?操作储运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带橡胶手套远离火种,工作场所禁止烟火液氨储罐,应设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和通风设施储存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处理设备设警告标志安装监控泄露处理现场通风,加速扩散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设150米隔离带,在下风1公里,宽0.4公里范围内撤离所有人员。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关闭泄露阀门。消防措施严禁烟火配备全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全套自给式呼吸器、护目镜、抗氨渗防护服(手套、围裙、足靴)、灭火器材、应急淋浴设施及眼药水,使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备灭火剂:雾状水灭火器沙土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如不能切断,不能熄灭泄露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1、岗位操作人员要认真填写和确认压力槽车卸车检查确认表。2、槽车就位后停车熄火,取下启动钥匙,司机离开驾驶室,把钥匙交到岗位操作人员手中,认真检查槽车接口与金属软管接口是否接牢。3、在卸车过程中,操作人员、押运员必须坚守岗位,时刻检查金属软管的阀门接口、槽车的压力、液位变化,若有异常立即停止卸车。5、在卸车时,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卸车台。6、卸车过程中严禁使用手机和电驱动不防爆设备。7、夏季卸车执行公司夏季卸车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关于液氨的几个问题关于液氨的几个问题液氨泄漏的原因液氨储存设备易泄漏的部位第三章个人防护措施与器材防化手套急救措施1.清除污染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2.病人复苏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34第四章事故教训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