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液氨安全标签优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液氨安全标签优质资料.doc

最新液氨安全标签优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液氨安全标签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易燃气体;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吸入会中毒;【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佩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和面具。·避免释放到环境中。【事故响应】·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火灾时,使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废弃处置】·先用水稀释,再加盐酸中和,然后放入废水系统。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把空容器归还厂商。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供应商:****************:******************地址:****************:***************应急咨询:***************危险氨Ammonia≥99.6%附件1涉氨制冷企业安全自查自改表安全管理检查内容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情况整改措施1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2.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规章制度。3.制冷系统运行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配电间停送电操作规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等。2安全生产投入1.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2.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费。3.应当安排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3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2.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4安全教育培训1.应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计划。2.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建立培训档案。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有效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4.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5.新员工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6.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5隐患排查治理1.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并做好记录。3.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6职业健康1.应向地方安监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2.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3.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公布、存入档案。4.应以合同、教育培训等方式向员工进行职业危害告知。5.在涉氨操作岗位及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7重大危险源管理1.按规定对本企业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储氨量≥10吨)。2.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3.对重大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4.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形成报告。8事故与应急管理1.制定液氨泄漏等事故应急预案,重点作业岗位应有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2.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上报告地方安监部门。5.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9相关方管理1.建立有关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对相关方资质进行审查,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2.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