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客户投诉处理管理制度客户投诉处理管理制度(精选10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客户投诉处理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客户投诉处理管理制度篇1(一)顾客投诉分类:1、非品质异常投诉发生原因(指人为因素造成)。2、品质异常投诉发生原因。3、《客户投诉记录表》编码原则(1)年度(××)月份(××)流水编号(××)。(2)编号周期以年度月份为原则。(二)处理分工:1、销售分公司和市场部(1)详查投诉产品之订单编号、原料、数量、交货日期、不良品数量。(2)了解顾客投诉要求及投诉理由。(3)协助顾客解决疑难或提供必要参考资料。(4)迅速传达处理结果。(5)投诉案件的登记,处理时效管制及逾期反映。(6)投诉改善方案的提出、执行效果跟踪和确认。2、主管副总经理(1)监督投诉案件的调查、上报及责任人员的确定。(2)投诉改善方案的审核及效果确认。(3)主持与客户接洽投诉调查及妥善处理。3、总经理(1)投诉内容的审核。(2)处理方式的确定及责任归属之判定。4、生产部门(1)针对投诉内容详细调查,并拟定处理对策及改善执行。(2)投诉品质量检验确认。(三)顾客投诉处理流程1、销售分公司人员接到顾客投诉时,应热情接待了解投诉内容,并首先判定责任发生单位。若本公司为责任方,应即查明有关资料(订单编号、料号、交货日期、数量、不良品数量)、顾客要求及交货金额等各项目。(1)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应立即进行协调和解决,给顾客一个满意的答复。(2)不能马上答复顾客的'问题,须安抚顾客情绪的同时立即致电销售分公司,请求批示,回复顾客。然后再将情况记录在《顾客投诉记录表》上。(3)若顾客对回复不满意,则应告知顾客十五天内给予答复,并最大程度地留住投诉产品,将此表连同投诉样品,送交市场部。2、市场部接到《顾客投诉记录表》后,分析投诉原因、判定责任归属部门及确定处理对策。待顾客同市场部和销售分公司人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后,市场部填制《顾客投诉处理表》。最后由主管副经理作出批示。3、经核签的《顾客投诉处理表》第一联由市场部留存,第二联送销售分公司留存。4、市场部每年6月和12月的前10日汇总半年来的投诉处理情况,会同加工单位、销售分公司经理判定责任归属并讨论各投诉项目,改善对策及处理结果。5、销售分公司不得超越权限向顾客做任何处理答复、协议或承认,只应对《顾客投诉处理表》中批示事项答复顾客(不得将《顾客投诉处理表》影印件送客户)。6、投诉内容若涉及其他公司或原物料供应商等责任时,由主管副总经理会同市场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处理。7、投诉处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即谁受理谁负责。(四)投诉案件处理期限1、《顾客投诉处理表》处理期限自市场部受理起,国内15天,国外18天内处理。2、各单位投诉处理作业流程处理期限如下:销售分公司5天,市场部7天(如果涉及到加工单位,则其中加工单位的处理期限是2天)。(五)投诉审核1、各公司在接到通知之日起,须在公司备有《顾客意见簿》,方便顾客对本公司产品的监督与投诉。2、各专卖店必须将顾客投诉记录在案,不能有瞒报、漏报、谎报的行为。销售分公司与市场部将不定期对顾客投诉进行核对。如发现专卖店对顾客的投诉置之不理或顾客有二次投诉的现象,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六)投诉责任人员处分及罚扣金额1、投诉罚扣责任归属,加工单位以各班组为最小单位。未及明确归属班组单位时,归属至全厂。2、业务部门、服务部门以归属至个人为原则,未能明确归属个人时,归属至区域专卖店或分公司。3、罚扣方式:(1)凡属于产品问题,经责任归属后,予以处理;(2)属于非产品问题,由销售分公司负责处理。以上情况,凡情节严重的,呈总经理核批后,由总经理办公室公布。客户投诉处理管理制度篇2一、目的1、以客户为导向,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提高服务质量及投诉处理时效,切实做好优质服务工作。2、并通过对各网点、各分拨中心货物异常及延误的监控,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达到提升网络质量的目的。3、进一步重视客户服务投诉,并在遇到各类异常及突发事件时有章可循、避免事态扩大,做到即让客户满意,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和利益。二、工作职责1、结合公司营销策略,制订客户服务方案。2、制订客户服务人员行为规范并督导贯彻执行。3、建立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客户服务档案、网络服务质量跟踪及反馈)。4、受理客户或网络内部投诉:包括货损、货差、时效延误、服务态度、财务、理赔、价格费用及其他类投诉5、接听客户投诉电话,记录客户投诉情况,并对客户投诉进行调查了解,并进行有效的客户沟通,将客户不满度降到最低,确保公司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6、对各分拨中心、网点保价货件理赔的情况进行跟踪统计。7、将各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