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一、实验原理蛋白质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巯基乙醇的作用下,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氢键等打开,形成按1.4gSDS/1g蛋白质比例的SDS-蛋白质多肽复合物,该复合物带负电,故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向正极迁移,且主要由于凝胶的分子筛作用,迁移速率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有关,因此可以浓缩和分离蛋白质多肽。聚丙烯酰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多数采用一种不连续的缓冲系统,主要分为较低浓度的成层胶和较高浓度的分离胶,配制凝胶的缓冲液,其pH值和离子强度也相应不同,故电泳时,样品中的SDS-多肽复合物沿移动的界面移动,在分离胶表面形成了一个极薄的层面,大大浓缩了样品的体积,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浓缩效应。二、仪器及器材垂直电泳槽及附件、直流稳压稳流电泳仪、移液器等。三、试剂1、凝胶贮备液:称取30g丙烯酰胺(Acr)和0.8g甲叉-双丙烯酰胺(Bis),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滤纸过滤贮存。2、10%SDS:称取SDS10g加蒸馏水至100ml。3、10%过硫酸胺(AP),用时现配。4、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5、电极缓冲液:3.03gTris、14.14g甘氨酸、1.0gSDS溶于水,混匀后用HCL调节pH至8.3,加蒸馏水至1000ml。6、样品溶解(缓冲)液:0.6gTris、5mL甘油(丙三醇)1.0gSDS溶于水,混匀后用HCL调节pH至8.0,再加0.1g溴酚蓝、2.5mL巯基乙醇,定容至100mL。7、下层胶(分离胶)缓冲液:18.17gTris、0.4gSDS溶于水,混匀后用1mol/LHCL调节pH至8.8,加蒸馏水至100ml。8、上层胶(浓缩胶)缓冲液:6.06gTris、0.4gSDS溶于水,混匀后用1mol/LHCL调节pH至6.8,加蒸馏水至100ml。9、固定液:25%异丙醇,10%乙酸。10、染色液:0.125g考马斯亮蓝R-250加固定液250ml。11、脱色液:冰乙酸75ml、甲醇50ml,加水定容至1000ml。12、1.5%琼脂:1.5g琼脂溶于100mL电极缓冲液中,加热溶解。13、标准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四、操作步骤1、电泳槽的安装干燥的两块玻璃板装入配套塑料夹套内,垂直固定在电泳槽上,周边用1.5%的琼脂密封。2、样品的制备称取1g待测植物鲜样置于冰浴上的研钵内,加入1mL去离子水研磨成匀浆,转入离心管中,再加入2mL去离子水冲洗研钵,3500r/min离心20min,上清液备用。将标准蛋白质和待测样品分别溶于样品溶解液,在沸水中加热3-4min,待冷却后作点样用。3、制胶选择合适的胶浓度(表1),配制分离胶,混合后将其沿长玻璃板加入两块玻璃板之间(小心不要产生气泡),加到距短玻璃板上边缘3cm处,立即覆盖2-3mm水层,静止聚合约40min左右。胶聚合好的标志是胶与水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吸取分离胶的水分,将配好的浓缩胶(表1)注入分离胶之上,立即插上有机玻璃的点样槽模板,待浓缩胶聚合好备用。表1不同浓度凝胶体系凝胶组分(mL)分离胶浓度浓缩胶7.5%10%12.5%15%30%下层胶缓冲液44444--上层胶缓冲液----------1.25贮备液45.36.7810.70.75H2O86.75.341.3310%过硫酸铵0.80.80.80.80.80.015TEMED0.0080.0080.0080.0080.0080.0054、点样用移液器分别吸取标准蛋白质5μL和样品液20μL,注入样品槽内的浓缩胶上面,同时在样品上小心地注入电极缓冲液。5、电泳加样完毕,电泳槽内注入适量电极缓冲液,接通电源(上负下正),调节电流为15mA,当指示剂进入分离胶后,电流需加大到30mA,电压恒定在80-100V,约3-4h后,指示剂达到距离前沿1-2cm时,可终止电泳。6、固定胶取出后,在水中浸泡10min,浸出部分SDS,然后将胶浸泡在25%异丙醇和10%乙酸的混合液中1h,蛋白质就会到固定。7、染色取出凝胶板,加入染色液染色2h。8、脱色将胶放在脱色液中脱色0.5h,每隔0.5h换一次脱色液,至少换3次,待蓝色基本脱掉,再放在脱色液里浸泡至蛋白质谱带清晰为止。9、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