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活动准备: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活动过程:1、裤子比一比。观察裤子。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教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比裤子。教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2、裤子排一排。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教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3、给物体排排队。讨论活动规则。教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幼儿操作活动。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2课时:第3课时教学内容:1~5的分解与组成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教学重难点: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1~5的组成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喜欢笑脸吗?看看老师手中有好多笑脸,咱们一块用笑脸玩个游戏好不好?生:好师:首先,老师先拿出2个来,我找一个小朋友把这两个笑脸分别放到两个碟子上。学生放笑脸师:瞧,这位小朋友把笑脸分开了,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有一个笑脸,也就是说,2分成了1和1,(幻灯片演示)师:我再找一个同学将这两个碟子里的笑脸放到一块儿。学生放笑脸师:他把红色碟子里的一个笑脸和蓝色碟子的一个笑脸放在一块,就变成了2个笑脸,也就是说,1和1组成了2(幻灯片演示)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做游戏,老师手里拿着三个笑脸(两手都有),展示一只手,另一只手里多少笑脸让小朋友们去猜。从中体会3的分解。老师再将自己两手中的笑脸都放在黑板上,同上引导小朋友们去理解3的组成。(幻灯片演示)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师:2和3会分解了,小朋友们会不会分解4呢?在按照前面的方法将4个笑脸放到2个碟子里面。(连续找三个小朋友)学生尝试的放,老师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解释。幻灯片展示。再让三个小朋友将分好的笑脸分别放在一起,幻灯片展示学生动手练一练师:接下来,我们要将老师手中的五个笑脸分发到两个盘子里面,那个小朋友自告奋勇,主动来发一发。学生发(四种方法)老师如上强调5的分解与组成。小结:数与数之间都是有逻辑关系的。1~5可以分解,也可以由其他数组成。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3教学内容:1-10的数数、1-10的认识与书写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小朋友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认识并能书写1-102、让小朋友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3、通过小朋友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0的含义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让小朋友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课时:第3课时教学内容:比长短教学目标:①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一般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②培养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时:第4课时教学内容:1~5的分解与组成教学目标:1、让小朋友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3、培养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课时:第5课时教学内容:认识“>”“1、认识“>”“2、知道“>”“”“课时:第6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学会分类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小朋友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球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图形.2.认识顶点、边和角,并进行点数。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课时: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