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34).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模拟试题(34).doc

模拟试题(34).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拟试题】1.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如果在某两个时刻的位移相同,则物体在这两个时刻的()A.加速度相同B.速度相同C.动能相同D.动量相同2.一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其加速度数值越来越大,则在这段时间内()①振子速度越来越大②振子正在向平衡位置运动③振子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④以上说法都不正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④3.单摆在小角度摆动的情况下,为了增大其振动周期,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摆球的质量B.增大振动的振幅C.增加单摆的摆长D.把单摆移至高山上4.如图1所示,是某质点做简谐振动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象是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的B.时,速度为方向,加速度最大C.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D.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图15.一个秒摆A的旁边,挂一个摆长为秒摆摆长的B摆,如图2所示,两个摆球是相同的弹性小球,互相接触,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今把B球拉开一个不大的角度后释放,它在内可与A球发生碰撞的次数是()A.2次B.3次C.4次D.5次图26.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做简谐振动,从某次经过O点开始计时,振子第一次达到M占用了0.3s,又经过0.2s第二次通过M点。则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还要经过的时间可能是()A.B.C.D.7.如图3所示,是某质点P在0~4s内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再过,该质点的位移达到正向最大B.再过,该质点的速度沿轴正向C.再过,该质点的加速度沿轴正向D.再过,该质点的加速度最大图38.两单摆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振动30次,乙振动60次,它们的周期分别是和,频率分别是和,则()A.B.C.D.9.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弹簧振子的动能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B.当弹簧振子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回复力最大时,振子的动能为零D.回复力最大时,振子的机械能也最大10.受迫振动是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关于它的驱动力与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受迫振动的物体达到稳定后,其振动的频率一定等于驱动力的频率B.做受迫振动的物体达到稳定后,周期一定等于驱动力的周期C.做受迫振动的物体达到稳定后,振幅与驱动力的周期无关D.做受迫振动的物体达到稳定后,振幅与驱动力的大小无关11.如图4所示,一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着两个单摆M和N,它们只能在图示平面内摆动,某一时刻出现图示情景,由此可知车厢的运动及两单摆相对车厢运动的可能情况是()A.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摆动,N静止B.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摆动,N也摆动C.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在摆动D.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图41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值比当地的标准值偏小,可能是因为()A.摆球的质量偏大B.摆球的摆角偏小C.计算摆长时,把悬线长当作了摆长D.测量周期时,将次全振动误记成了次。13.从图5给出的振动图象可知,前内,这个振动物体在s末负方向速度最大,在s末正方向加速度最大。图514.一质点在一直线上做简谐振动,先后以相同的动量依次通过A、B两点,历时1s钟,过B点后,再经1s钟又第二次通过B点,在这2s钟内,质点的总路程为,则质点振动的周期为s,振幅为cm。15.如图6,一单摆的摆长为L,摆线系在与水平面成角的光滑斜面上,让其在斜面方向做小角度的振动,则其振动的周期。图616.已知月球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0.16倍,在地球上的秒摆,放在月球上,其周期是s。17.如图7所示为一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如果振子质量为0.2kg,时振子的速度为2m/s,求:(1)从开始计时,经过s第一次达到弹性势能最大,最大弹性势能为J。(2)时的机械能为J,s时刻,弹性势能与时的弹性势能相等。图718.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个细线和一均匀小球制成单摆,她已经测得此单摆20个周期的时间为,从悬点到小球顶端的线长为L,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将用测得的量表示,可得。19.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质量为,若在弹簧振子被拉到最大位移处时开始计时,在时,振子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此时速度为,问:(1)该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其动能的变化频率为多大?(2)在末,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多大?20.如图8所示,在O点悬有一细绳,细绳穿过球B的通过直径的小孔,使B球能顺着绳子滑下来,在O点的正下方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圆心位置恰好在O点。在弧形轨道上接近处有另一小球A,若将A、B两球同时无初速释放,假设A球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时正好能够和B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