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BYSHI.doc
上传人:一吃****昕靓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市开县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BYSHI.doc

重庆市开县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BYSHI.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开县中学高2015级第五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比较可靠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答案】B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可知司马迁认为西周的灭亡是外部的原因,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历史研究要讲究史实,这就要求通过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史料记载等多种手段得出结论,所以材料中“某学者”的观点真实可靠。所以答案选B。2、“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C、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答案】C考点:君主专制的强化。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并没有反映出皇帝先接受地方官的建议再作出决策,故A项错误;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故B项错误;密上奏折表面上看是皇帝的恩惠,实际上皇帝通过此举可以进一步了解地方官的情况,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3、《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答案】B考点:《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分析本题材料,“即使卖方已将出卖物交付给买方,在价款付清之前,他仍保留该物品的所有权”。这一规定反映了法律对私有财产进行严格的保护。A、C、D三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的联系。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这个打算落了空。麦克马洪进而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可拿破仑三世变第二共和国为个人独裁的事实人们尚记忆犹新,其结果是在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史论者一般认为该历史事件()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答案】A考点:法国共和制。结合所学,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法国逐渐确立了议会共和制,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材料中可看出总统的权利受到议会的制约,而且“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明确限制总统的权利,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故选A5、“1917年的工人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和反人民的行动,激起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愤恨。”上述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A、广大工人群众所处的境遇每况愈下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劳动人民获得了解放C、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越来越激起劳动人民的愤怒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答案】D考点:A、C项是对题干材料信息的直接解读,不是“根本上反映”项本身观点不符合题。B项与事实不符。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故选D。6、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人目睹了清政府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本题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和正确判断的能力,难度中等。从材料中的“赔款”“转向革命”来看,首先排除A、B项。从所学知识分析,《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