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习作评改的主角让给学生.docx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把习作评改的主角让给学生.docx

把习作评改的主角让给学生.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把习作评改的主角让给学生发布者:杨居宝发布时间:9/3/2011AM11:36:21摘要:学生作文难写,教师作文难批,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新课标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作文评估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书写、标点、内容、结构、表达、语言、创意等标准,先自评,再分组互评,最后教师再予以指导和展示,从而既激发了学生写作激情,提高了写作水平,又为语文教师松了绑。关键词:课程标准作文评价自评互评主角激发兴趣提高水平翻开语文试卷,作文占据了整个试卷的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这项徒劳无功的劳作,又是语文教师繁重的事务,一叠叠作文簿像一座座山,压得教师“苦不堪言”。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最可行有效的手段就是改革作文评改方法。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之乎中,取法乎中,得之乎下”。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时间精读大学问家们的文章,没有太多时间学习时事政策、电脑,大部分的精力却花费在“学习”学生们的“著作”上了。教五年级的教师永远阅读五年级学生的“著作”,教六年级的教师永远阅读六年级孩子的“作品”,教师的水平岂能提高?教师的水平上不去,要教好学生,岂非缘木求鱼?提高教学水平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腾出时间,特别是腾出教师们批改作文的时间来让老师们进修!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个作文评改建议,不仅给学生的作文评估以更为正确而科学的方法,而且还给语文教师“松了绑”、“减了负”,以便语文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精批细改”确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做法,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老师这项工作是徒劳的,他们把老师花了大量心血、精批细改的作文略一浏览就塞入书包,到第二次作文时才拿出来。在另一篇作文中可能又会犯与前一篇作文同样的错误。而且,某些“精批细改”的做法,减损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以改错别字为例,批改作文时,教师往往要在错别字旁边画一个“U”型框框,然后由学生订正。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是在提高教师自己识别错别字的能力,学生并没有在识别错别字上得到任何的学习和训练。从整个教育背景上看问题,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的错误,善于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问题,才是对他们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会学习”的技能的训练,我们应该将学生放到地面上让他们自己学习走路,不要老是“抱”着他们。更重要的是,在许多时候,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想像力已经大大地跑到文字表达前头去了,而他们语言文字的“建筑材料”则相对贫乏,严重滞后,驾驭文字的能力也相对稚嫩,所以,就必然会有词不达意、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对学生的文章自作主张地用我们成人的理解进行体无完肤式的修改。学生,无论就其观察事物的视角还是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我们成人大不相同。他们的视角和方式未必就是错的,未必就无可取之处,恰恰相反,有时他们的视角和方式表现出一种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就像孩童的图画和字迹一样,只是我们这些肉眼凡胎的成人尚无法窥见其中的奥妙罢了。所以,一旦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删改孩子们的作品,往往不能很好地传达他原来要表达的思想,而是强加了我们通过他们词不达意的文字所猜测的成人性的理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抛弃或者改换他们的思维方式来换取教师的欢心,这是最糟糕的事情,这也是一些少年老成、四平八稳的文章反而并不可爱的原因。因此,引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十分必要。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同时,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能饶有兴味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在直言不讳指出他人短处时,对自身也是一个教训,能成为前车之鉴。而学生用自己的学生腔为同学批改,可能更容易为同样是学生的被批改者所理解。只要学生批改得大体正确,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具体操作时,可以四人为一组,每人先浏览一遍其他三篇作文,然后确定一篇自以为能改出点“名堂”来的作文进行批改。四人批改完毕后,相互传阅,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争辩。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在争论答辩中发展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总之,通过语言的交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待意见一致后,再交教师审批。而教师在审批时,除对有明显不当的批改加以纠正外,都应予以充分肯定,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可提高学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