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春波****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实行科举制度,士人可以“怀牒自进”,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参加科举的戴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增强社会读书风气B.有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C.实现了选取对象的自主化D.加强了对特权阶层的打击解析:C项对,根据材料“士人可以‘怀牒自进’……都可以自由报考”,说明科举制下选取的对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A项错,材料涉及科举选拔的对象,未涉及对社会风气的影响;B项错,材料中未体现对官员素质提升的作用;D项错,材料体现了科举制选取对象范围扩大,未涉及加强对特权阶层的打击。答案:C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述古代某一制度时说:“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B.该制度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该制度下选官重视品行D.该制度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判断此制度是科举制度,故A项错误;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没有分割相权,故B项错误;科举制度下选官注重才能,故C项错误;科举制度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答案:D3.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故科举制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因此,答案为B项。答案:B4.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A.金榜题名B.连中三元C.名落孙山D.卧薪尝胆解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卧薪:躺卧在柴草上,以发愤图强。尝胆:口尝苦胆,以锻炼意志。因此,答案选D项。答案:D5.以下历代有关选拔官员方式与对应的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答案:D6.“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度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自隋朝确立后逐渐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答案为C项。答案:C7.隋朝开始设置进士科,主要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而唐朝重视考诗赋。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唐朝()A.经济的繁荣B.科技的发展C.市民文学的兴起D.诗歌创作的繁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隋朝时设立科举制,唐朝时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唐太宗时期扩大科举的规模,武则天设殿试、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题干中“唐朝重视考诗赋”,说明当时政府重视诗赋,对诗歌的投入加大,促进了唐朝诗歌创作的繁荣,故选D项。答案:D8.隋朝时期,除了创立科举制度,还建立起中央政事堂议事制度、对官员进行监察的制度,还建立起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的制度。隋朝以上制度建立的主要作用是()A.有利于政府统治机制完善B.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直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标志着封建皇权的强化解析:材料中制度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是政府统治机制完善的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中制度都属中央制度,未提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科举制能够间接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材料中制度能够强化皇权,但非主要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A9.《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解析:“各执所见”能够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并非相互倾轧,故A项错误;专制皇权走向顶峰是在清朝,故B项错误;根据“鲜有败事”可知这一制度一定程度减少了决策失误,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答案:C10.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八单元 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十单元 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 质量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六单元 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9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