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文文言现象总结之词类活用古诗文文言现象总结之词类活用2021-11-2400:00:02小编:admin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文言诗文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例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情况:(1)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假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凭借船桨的人,并不会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2)只有动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3)只有动词能带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沛公在霸上驻扎军队。(4)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登记官吏、百姓,封闭财物仓库。(5)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如果是副词作状语和名词连用,则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例如:如:秦师遂东。——就向东出发了(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如平原三月开花的,到深山中就得在四月开花。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按一般语法习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修饰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再如: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项伯)平日善待留侯张良。三、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再说明: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作状语直接修饰谓语动词的,而文言诗文里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表时间、处所以外的其他名词,也能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比喻性的,可译为“像……一样”。如:(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项伯)常常用身子像鸟张开翅膀那样遮蔽沛公。再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天下的人像云彩那样地汇集,像回声那样地应和,扛着粮食,像影子紧随形体那样跟从着。(2)表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把……当作……来怎么样”,“像对待……那样如何”。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您替我把他叫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3)表动作使用的工具、处所、方式等。翻译时可补出适当的介词或动词。如: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沛公已经离去,从小路回到中,工作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诗文文言现象总结。再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终于在朝堂上召见相如。以上例句都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翻译时在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介词“在”、“到”、“由”等,使之变成介词结构。(4)方位名词作状语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泉水。(5)时间名词作状语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项伯就在夜里骑马飞跑到沛公的。再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致走向灭亡。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大概这个洞越往里去,能来到这里的人就越少。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一般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如: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讨伐无道的昏君。再如: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醒晋文之事)——尊敬我的老人,从而推及别人的老人。五、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让)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常见的使动用法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动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诗文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