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高考复习:从高考试题看文化生活模块备考一.2007--2010年广东试题的考察特点(文化生活)1.命题素材强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渗透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新理念。形式多样:诗歌、寓言、漫画、名言警句或俗语的等都有所涉及.同时试题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社会热点/时代特征,具有地方特色2.坚持素质立意,坚持知识考察/能力考察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有机统一。3试题突出了学科基本理论、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的考查。2009年广东2008年广东2007年广东高频考查的考点有:第一单元: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生的意义(问答题)第二单元: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问答题)第三单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选择题较常见)第四单元: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问答题)4.试题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考察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选择题:(2010广东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07广东20).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阶级性B.包容性C.民族性D.地域性(2008广东20).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C.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D.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2008广东21)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B.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C.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2010福建卷)32.图Ⅱ的寓意启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必须A.重视家庭美德建设B.加强社会公德建设C.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D.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紊质问答题:(2010广东37).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美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2009年广东37)(1)漫画1、2分别反映了怎样的不良文化现象?(2分)(2)这两类文化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8分)(2008年广东37)(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分)(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8分)(2007年广东37)(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2007年广东39).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2010全国卷1)(2)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二.后期复习备考建议:1.充分研究及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以单元为基础,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老师在堂上重点落实核心概念、主干观点,加强主干知识之间内联的准确理解和运用,提高课堂效能。●关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关注目前该学科本身的热点知识、教材标题,每段话的中心句、核心概念、主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问答题涉及观点:序号考点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与18是联动的知识点)创新与借鉴、融合(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与11、14、16、18、21、22、23联动)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与32联动)●构建知识网络;一是以单元为基础;二是以话题为线索※以单元为基础(2010年文综高考题特别问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以单元为基础的主干知识)省份文化生活主题——为什么重视?文化生活主题——如何发展先进文化?时政热点的关注方向:1、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