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五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夏萍****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五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课程标准素养解读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各国宗教改革的措施。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加尔文的“先定论”和其思想的激进性以及亨利八世改革的性质与特点。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并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思想因素: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2)政治前提:1541年,支持宗教改革的日内瓦政权的邀请。2.内容(1)宗教权威: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2)宗教仪式: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反对教会特权。(3)宗教精神: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4)思想核心:主张“先定论”,宣扬所谓的选民或弃民。(5)宗教组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3.影响(1)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和社会风气。(2)镇压了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名师点拨]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相比,显得更为激进,具体表现为提出“先定论”,主张建立民主教会,更适应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因而加尔文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反封建的旗帜。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1)16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崛起。(2)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3)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2.内容(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2)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3)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3.结果(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2)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深度点拨]英国宗教改革有其特殊性。改革由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1.主要派别: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2.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社会运动。3.历史作用(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2)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72“学思之窗”,思考:请你参考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思考为什么说他所进行的宗教革命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示(1)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的美德。(2)鼓励人们鄙视懒惰与保守,鼓励积极开拓进取,勤勉敬业,坚持不懈,获取最后成功。(3)实际上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所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名师点拨]欧洲宗教改革从表面上看反对的是罗马教廷、天主教会,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形式展开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的是,宗教改革不纯粹是一场宗教运动,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其形式更为激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1.宗教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在西欧得到迅速扩展,但相对罗马教皇和教廷而言,都是不同程度地反对教会思想专制的反封建斗争。2.宗教改革思想理念都体现了资产阶级谋求经济发展和自身解放的政治经济诉求。3.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比较史料一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①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仅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史料二加尔文主张“②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③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①强调信仰的力量。②主张通过信仰上帝,而不是通过迷信教会获得灵魂的救赎。③体现了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1)据史料一、二,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提示共同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原因: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