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轻负而高效快乐而智慧”东阳市南马实验小学“轻负高效”工作汇报一、全面规范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基本排足考查科目的专职教师;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学校每天安排督查早自修教师到岗情况和教师上课情况,特别是督查考查科目的上课情况;坚持每月一次检查教师的备课和批改情况。特别重视教科研工作,制定了《南马实验小学教师教科研考核细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坚守中心学校制定的月考核、学期考核、学年考核制度。二、磨炼“智慧课堂”怎样的课堂才称得上是“智慧课堂”呢?我们提出了用八个字来诠释,那就是“适度、扎实、轻松、尊重”,整体的要求就是“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教育智慧的星星之火,点燃学生学习智慧的燎原之火。我校教师通过科研促课、集体备课、个人磨课等多种形式促进教育智慧的成长,有了长足的进步。俞雪老师在市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和声乐单项奖;张淑艳老师在市小学数学农村“新生代”教学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南马镇新教师会教会评中张笑笑、方萍、王俏三位老师获得一等奖,另有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赵月娟、郭杨燕、陈景敦老师在东阳市2008课程改革论文和案例评比中获得二、三等奖。胡雁飞老师获得东阳市品德与社会教学优质课评比二等奖;陈惠芳老师获得东阳市写字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陈晶晶老师获得市体育教师基本功比武二等奖。我校被确定为东阳市“教研基地学校”后,我们立即着手制定了“南马实验小学教研基地工作计划”,于10月29日举行了基地启动仪式暨“有效写字教学”研讨活动,活动效果良好。南马镇“听课评课、体艺观摩”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在这次活动中,我校教师、学生的表现受到上级领导、兄弟单位的高度赞誉。二、塑造“快乐校园”快乐,首先要宽松。我们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学校恪守体艺“2+1”五条底线,“三课两活动,两操一舞”、“一年两会”健全开展,切实做到音体美课程完成率100%,课外活动开展率100%,快乐校园活动参加率100%。我们努力拓展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在镇体育集体项目运动会中,我校的广播操和自编韵律操获得一等奖,代表南马镇参加市第二届学校体育集体项目运动会获得“十佳学校”称号;我校首次组队参加东阳市第21届中小学运动会,在教练老师和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下,获得了市小学组总分第十名的佳绩;2008年9月顺利通过金华市“体育特色学校”评估,并在此平台上扎实工作,夯实基础,努力创建“省体育特色学校”;在东阳市“文明礼仪伴我行”知识竞赛中,我校队不畏强手,获得东阳市一等奖的殊荣;在镇演讲比赛中,我校马依曼同学获得一等奖,吴丹、陈鑫灵获得二等奖,马依曼同学参加市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在英语素质比赛中,我校王钰薇获得镇第一名,市二等奖,方楚奕获得镇第四名,市三等奖,陈迅获得镇第七名,市三等奖。三、展现特色风采围棋和硬笔书法是我校特色发展、腾飞的两只“翅膀”,普及加提高是这两项特色的整体要求。一年来,进一步增加了特色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了硬件建设,建成围棋专用教室和训练室,购置了书法专用桌子,建成了书法专用教室。经过三年多来的探索、发展,我校的围棋特色教育逐步走上了常规化、制度化的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螺旋上升的道路。学生接受围棋特色教育的比例达到100%,,都受到了围棋文化的熏陶,人人懂围棋,个个能下棋。在2008年3月的金华市第二届围棋段位赛中,张顶力、周利剑、方朝清获得“业余一段”;马雨伶、郭峻伟获得“业余十级”;杜帅、麻宇翔获得“业余五级”;胡杨晨、厉俊斌、马安鑫、金家旋、马依曼获得“业余二级”;蒋威扬获得“业余一级”。在2008年11月的金华市第二届少儿围棋精英赛中,1人获第三名,1人获第四名,3人获第六名,1人获第八名。在2009年1月的金华市第三届围棋段位赛中,张顶力获得“业余二段”;蒋威杨、卢赟、葛烨明、郭宗真、马依曼、胡杨晨、杜帅、金家旋、胡汉宇获得“业余一段”。我们南马实验小学自2006年以来,就提出了“端端正正写字,认认真真做人”的写字教学理念,确定了“整体提升,以面为主;以赛促练,持之以恒;硬笔先行,软笔跟进”的写字教学发展思路。到目前为止,全体师生已从练习正楷进入练习行楷的阶段。2008年1月11日,东阳教育电视台“教育星空”栏目组在我校采制了“书法特色教学”专题节目,于2008年2月2日和3日连续播出。我校的书法教学,得到了全体师生、家庭、社会的承认和欣赏。在2007年12月镇书法比赛中,我校11人获得一等奖,30人获得二等奖,31人获得三等奖。在2008年12月的南马镇小学生书法比赛中,我校22人获得一等奖,35人获得二等奖,44人获得三等奖。在“求真求是,创造创新”办学理念,在“轻负高效”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