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高校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和服务.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paper高校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和服务.doc

paper高校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和服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本科教学管理和服务分析王志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北京,100029)【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面临HYPERLINK"http://www.shu800.com/npaper125x1/"历史上少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高校本科教学中,教学管理和服务一直备受关注。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模式、工作定位等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以便适应高校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研究了以教育工作者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两种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模式,从管理为主、服务为主、知识管理三种方式进行了高校本科教学中管理和服务定位分析,指出不同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本科教学管理和服务方面,对管理和服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教学管理服务一、高校文化建设中关于本科教学的管理和服务概况1.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下的高校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大战略选择。高校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园地,是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切实把建设和谐校园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1]高校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注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开设思想教育课和党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校园的文化活动是另一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如社团建设,开设讲座和学术交流等。同时创造和谐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可行条件,促进高校文化繁荣。[3]2.本科教学中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性随着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各国都开始重视其专业训练。美国各大学普遍设有教育管理专业,负责培养教育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法国教育部特设有行政人员教育科,专门负责行政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德国的州政府在教育学院、研究发展中心开设了教育行政人员管理课程,以供在职人员进修提高。[4]如下表1所示,在美国大学各类工作中,本科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都占了约四分之一的比重,并且管理和服务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中,这种工作所占的比重都是非常稳定的。表1美国大学教授各类工作所占百分比[5]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大学社区二年制学院教学45.253.261.064.870.1学术研究31.023.313.69.64.7管理/服务23.823.525.425.625.2资料来源: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Theconditionofeducation1996,U.S.DepartmentofEducation,WashingtonD.C.,1996,p.152.由此可见,在高校本科教学中,专业化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人员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必要保障,教学管理和服务在高校本科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二、高校本科教学中的管理和服务模式1.以教育工作者为本(1)满足教育工作人员的基本需求。高等教育管理者首先应该从低级需要做起,适当的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创办一些福利条件,以保证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使他们的衣食住行等问题有个基本的保证。在使用物质奖励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必须处理好绩效、目标、报酬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同时精神激励也会产生同样的作用,将会使教育工作者产生被人尊重感和归属感,能满足需求层次论中较高层次的需求。因此,要充分调动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应首先从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做起。(2)参与管理,目标明确。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受到尊重与重视愈多,愈会在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努力。所以管理者首先要尊重教师,重视教师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和建议。同时要把目标管理这一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到高等教育管理的工作之中,使每位工作人员都以本科教学为重。“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目标,能够使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归属感。(3)重视人力资源。自我实现是人的需求的最高层次。为了调动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管理者应注重对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使其能够满足自我需求。这种培养既要着眼于眼前,又要放眼于今后,做到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全面关注、有步骤的推动。教育工作者个体差异是存在的,表现在需求的强烈程度、抱负的大小以及各个人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等,这就要求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采取分别对待的原则。各种不同人才合理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真正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2.以学生为本(1)在观念上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