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细菌药敏试验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细菌药敏试验-宏量稀释法微量液体稀释法细菌药敏试验-E-test法二、药敏试验基本条件(1)对于从粪便中分离得沙门菌和志贺菌属,常规仅测试和报告氨苄西林,一种喹酮类药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此外对于胃肠外分离得沙门菌属还一定要测试并报告氯霉素及其某一种Ⅲ代头孢菌素得结果。(2)所有确认产ESBLs得菌株应当报告为耐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3)出于对流行性,治疗及感染控制方面得考虑,应该把从尿中分离得所有菌株做ESBLs筛选试验作为一个基本制度。(4)仅当被认为与临床有关时(如菌血症)才进行奇异变形杆菌ESBLs筛选试验(5)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可发展为耐药。最初分离得敏感菌株在开始治疗3~4天内可变为耐药,因此对重复分离菌株应重新进行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能可靠地测定分离于囊性纤维化病人得铜绿假单菌得敏感性,但在作为敏感结果报告前,应将孵育时间延长至24小时。12(1)对于肠球菌属,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筛选高水平耐药除外),克林霉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可以在体外显示活性但临床上无效,因此这些菌株不应该报告为敏感。(2)肠球菌心内膜炎要求大剂量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或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联合庆大霉素或链霉素以增加杀菌作用。(3)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筛选试验,能够预测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与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之间得协同效应。其她得氨基糖苷类不需进行测试,因为她们对肠球菌得活性并不优于庆大霉素和链霉素。(4)对血和脑脊液分离株推荐用头孢硝噻吩β-内酰胺酶试验。β-内酰胺酶试验阳性提示青霉素耐药,同时也对酰胺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1)肺炎链球菌对苯唑西林得抑菌环≥20mm得菌株对青霉素敏感(MIC≤0、06μg/ml)(2)苯唑西林得抑菌环≤19mm得菌株应当测定青霉素、美洛培南和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得MICs三、耐药表型得检验3、D试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1)机制:对大环内酯耐药得葡萄球菌可能有天然或诱导性对克林霉素得耐药[通过erm基因编码得23SrRNA甲基化也称为MLSB(大环内酯、林可和B型链阳霉素)耐药],或只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由msrA基因编码得外排机制)。(2)方法:MHA或血平板,纸片相邻试验,对于葡萄球菌,距红霉素纸片(15μg/片)边缘15~26mm处放置克林霉素纸片(2μg/片)来进行检测;对于β-溶血链球菌,将克林霉素纸片(2μg/片)和红霉素纸片(15μg/片)贴在相邻得位置,纸片边缘相距12mm。(3)结果判读:35℃空气,16-20小时孵育后,克林霉素抑菌环不出现“截平”现象,应报告分离株对其敏感。邻近红霉素纸片侧克林霉素抑菌环出现“截平”现象(称为“D”抑菌环),提示存在可诱导得克林霉素耐药,应报告分离株对其耐药,在报告中应注明“通过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试验,推测此菌株对克林霉素耐药,克林霉素对某些病人可能仍有效”;若无“截平”现象,则应报告菌株对克林霉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