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31页第PAGE\*MERGEFORMAT3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31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纳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情愿缔结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纳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议,达成协议如下:第一条人的范围本协议适用于缔约国一方或者同时为双方居民的人。第二条税种范围一、本协议适用于由缔约国一方或其地方当局对所得征收的所有税收,不论其征收方式如何。二、对全部所得或某项所得征收的税收,包括对来自转让动产或不动产的收益征收的税收,应视为对所得征收的税收。三、本协议特别适用的现行税种是:(一)在中国:1.个人所得税2.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中国税收”);(二)在新加坡: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加坡税收”)。四、本协议也适用于本协议签订之日后征收的属于添加或者代替现行税种的相同或者实质相似的税收。缔约国双方主管当局应将各自税法所做出的实质性变动通知对方。第三条普通定义一、在本协议中,除上下文另有解释的之外:(一)“中国”一语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于地理概念时,是指所有适用中国有关税收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包括领海,和根据国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勘探和开发海床及其底土和上覆水域的资源的主权权利的领海之外的任何区域;(二)“新加坡”一语是指新加坡共和国,用于地理概念时,“新加坡”一语包括新加坡的领水,和依新加坡法律且按照国际法曾经或随后确定的,新加坡具有以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不论为生物或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的新加坡领水界限之外的任何区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三)“缔约国一方”和“缔约国另一方”的用语,按照上下文,是指中国或者新加坡;(四)“人”一语包括个人、公司和其他团体;(五)“公司”一语是指法人团体或者在税收上视同法人团体的实体;(六)“缔约国一方企业”和“缔约国另一方企业”的用语,分别指缔约国一方居民经营的企业和缔约国另一方居民经营的企业;(七)“国际运输”一语是指缔约国一方企业以船舶或飞机经营的运输,不包括仅在缔约国另一方各地之间以船舶或飞机经营的运输;(八)“主管当局”一语:1.在中国方面,是指国家税务总局或其授权的代表;2.在新加坡方面,是指财政部长或其授权的代表;(九)“国民”一语是指:1.任何具有缔约国一方国籍的个人;2.任何按照缔约国一方现行法律取得其地位的法人、合伙企业或团体。二、缔约国一方在任何时候实施本协议时,对于未经本协议明确定义的任何用语,除上下文另有解释的之外,该当具有实施本协议时该缔约国适用于本协议的税种的法律所规定的含义。缔约国一方适用的税法对有关术语的定义应优先于其他法律对同一术语的定义。第四条居民一、在本协议中,“缔约国一方居民”一语是指按照该缔约国法律,由于住所、居所、管理机构所在地、总机构所在地、注册地或任何其他类似标准,在该缔约国负有纳税义务的人,也包括该缔约国、地方当局或法定机构。二、由于第一款的规定,同时为缔约国双方居民的个人,其身份应按以下规则确定:(一)应认为仅是其永世性住所所在缔约国的居民;如果在缔约国双方同时有永世性住所,应认为是与其个人和经济关系更密切(重要利益中心)所在缔约国的居民;(二)如果其重要利益中心所在国无法确定,或者在缔约国任何一方都没有永世性住所,应认为是其有习惯性居处所在国的居民;(三)如果其在缔约国双方都有,或者都没有习惯性居处,应认为仅是其国民所属缔约国的居民;(四)在其他任何情况下,缔约国双方主管当局应通过协商解决。三、由于第一款的规定,除个人之外,同时为缔约国双方居民的人,应认为是其实际管理机构所在缔约国的居民。如果其实际管理机构不能确定,应由缔约国双方主管当局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第五条常设机构一、在本协议中,“常设机构”一语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二、“常设机构”一语特别包括:(一)管理场所;(二)分支机构;(三)办事处;(四)工厂;(五)作业场所;和(六)矿场、油井或气井、采石场或者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三、“常设机构”一语还包括:(一)建筑工地,建筑、拆卸或安装工程,或者与其有关的监督管理活动,但仅以该工地、工程或活动连续六个月以上的为限;(二)企业通过雇员或雇佣的其他人员在缔约国一方提供的劳务活动,包括咨询劳务活动,但仅以该性质的活动(为同一项目或相关联的项目)在任何十二个月中连续或累计超过六个月以上为限。四、虽有本条上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