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荷叶圆圆》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努力****爱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荷叶圆圆》的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荷叶圆圆》的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荷叶圆圆》的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荷叶圆圆》的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荷叶圆圆》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语文《荷叶圆圆》的教学设计篇1预设目标:1、感受夏日荷塘物与自然的和谐的美,产生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2、在优美的童话情境中展开想象,用表演给课文增加情节,感受课文中所蕴含的童趣。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部分语言。预设过程:一、朗读句子,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板贴荷叶图,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这幅图吗?指导朗读。3、齐读。二、创设情境,交际对话。1、出示课件配音情境一。2、打开课文读读,哪些小客人说了话。你们帮这些小客人向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好吗?你想帮谁介绍,再认真读读他的话,准备准备。3、学生代小客人作自我介绍。三、品读课文,感受快乐。1、荷叶姐姐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客人们快乐吗?仔细读课文体会体会。你觉得谁最快乐?找到有关句子,到四人小组中读给大家听听,把这份快乐读出来。(学生合作读书。)2、交流朗读,重点指导:1)第一段: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2)第二段: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3)第三段: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4)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四、互动表演,训练语言。1、读着读着,我仿佛就是那碧绿的荷叶了。你们愿意做我的小客人吗?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课文好吗?2、师手拿荷叶,引读课文,并引导学生随机表演说话。3、分四人小组给小青蛙编几句歌词,每人一句写下来。(学生写)汇报所编歌词。五、总结点题,拓展积累。1、让我们一起感谢荷叶姐姐,齐读第一句话。2、课件出示情境二。3、出示图片,引导理解积累词句。《荷叶圆圆》说课稿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课文以荷叶为舞台,让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以非常立体的形象展现其中,构筑了一个非常清丽美好的童话世界。文章很美,把人化了的小动物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的氛围诗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虽然没有故事情节,但是留给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却很大很大。谈谈我对学生的把握这是一年级的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文字毕竟不是直观的,他们能感受到蕴涵在人化了的物中间的童趣,并有足够的想象力,但对文字所呈现的美感与和谐感缺乏体验。因此让学生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生长在荷塘里,与荷叶生活在一起是一种和谐快乐的美,营造一个自然的美和童心的趣合二为一的课堂,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快乐,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两点努力一、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1、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扩展教材的“形”课文是优美的,但文字本身不具有形象感。借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优点,可以展示文字所无法呈现的美,使教材的“形”得以最大程度的扩展。本课课件一方面从文章的童趣出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人化了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从课文蕴涵的美感出发,置入了许多美仑美奂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这时的“美”与“趣”就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的美与趣,并能更好的呈现和融合。2、对课文语言的充分朗读——扩展教材的“味”文字是平面的,只有借助声音才能立体起来。通过对课文充分的朗读,将语言逐渐吸收内化,文本的“味”便出来了。教材也便因此而更具生命力。本节课以读贯穿教学,在读中体会乐趣,以读带动学生的语言实践,教学生将书读厚,将书读深。3、语言的实践与积累——由“文本”向“文外”扩展学习语言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应该尽可能利用教材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本课中学生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主要有两次。1)在了解课文角色的前提下,尝试体验角色做自我介绍。教者试图通过这一形式使学生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交际对话中提高表达能力。2)凭借教材扩展学生的想象,通过师生互动表演这一平台,把学生的想象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训练说话,将课文向更深层次拓展,达到对文本的丰富和补充。同时又在学科间的整合、诗文的整合中将文本向文外拓展,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语言离不开语言积累,在课的最后,呈现一组与课文关联不大但却应该了解的词语、诗文,则是希望把学生的眼界引出课文以关注更多的关于荷叶、荷花、荷塘的信息。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一)生本对话1、让学生在课堂中直接与文本对话,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以获取最真实最鲜活的感受。读然后自我介绍;读然后品味快乐;读然后互动表演,期望以此达到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2、《课标》一再强调:阅读要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又基于课文的段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