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药品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学习教案.ppt

药品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按安全技术管理分类:《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险性以及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分类方法,以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该方法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1.第三类压力容器,具有(jùyǒu)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高压容器;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Pa·m3);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yùnshū)(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2.第二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中压容器;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3.第一类压力容器,除上述规定以外的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可见,国内压力容器分类方法综合考虑了设计压力、几何容积、材料强度、应用场合和介质危害程度等影响因素。例如:因盛放的介质特性或容器功能不同,即根据潜在的危害性大小,低压容器可被划分为第一类或第二类甚至第三类压力容器1.2压力容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确保压力容器上的所有组件使用前已经正确而可靠地安装好;2.确保压力容器按生产商推荐的跨距(S)水平支撑和可靠固定;3.确保压力容器的固定和配管连接有柔性可缓冲余地,以适应压力容器在压力的作用下径向和轴向增大的影响;4.确保系统装置为压力容器提供过压(大于105%的设计压力)保护装置;5.确保定期检查端板、配管接口.对已经腐蚀或损坏的部件及时更换;6.确保所有橡胶密封件和压力容器内表面在使用前已经适当地涂覆润滑剂;7.不准在有压力的状态下试图拆卸压力容器上的任何部件;8.不准对压力容器作任何的刚性固定和连接;9.不准在压力容器的下游未安装止推环时运行压力容器;10.不准在超越压力容器使用条件的情况下使用压力容器;11.不准压力容器在使用时有任何泄漏或端板组件常处于潮湿(cháoshī)状态。12,严禁超温、超压运行;13,经常检查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可靠;发现有异常现象,如;工作压力、介质温度、壁温超过许用值且不能使之下降;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缺陷;14,安全附件失灵,接管断裂,紧固件损坏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15,压力容器操作(cāozuò)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培训,经考试取得合格证,方可独立操作(cāozuò)。2、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我公司特种设备有:电梯、空压、蒸汽管道、2.1特种设备使用注意事项1、必须向具备合法资格的特种设备制造厂购买,并且制造厂家的许可证在有效期内。2、委托具备资格的厂家进行安装。3、必须进行注册登记。4、按期进行年检。5、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对设备进行保养。6、操作(cāozuò)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cāozuò)证。7、必须在设备的额定技术要求下使用,如锅炉应在其额定压力及功率下使用,电梯不能超载、超速运行等。二、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教育对象是新进厂人员,包括新调入的工人、干部、学徒工、临时工、合同工、季节工、代培人员和实习人员。三级安全教育是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三、特殊工种3.1特殊工种分类1.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矿山井下电钳工;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3.起重机械作业。含起重机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5.登高架设作业。含2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