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格式(10篇)、布置作业1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具准备2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3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组词,能正确书写其中的4个汉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优美、欢快的语言,展开想象。课前准备道具1--月亮(正面是课文编号,反面是黄色圆月)道具2--玉盘(事先作切割线,便于撕“碎”)道具3--小鱼(形体各异,颜色鲜艳)、创设问题情景,优化师生活动4(内文:五号宋体,不加粗)(下同!)注:如本节(或本课题)多个课时,要先分析本节(或本课题)的教材,然后再分析自己本课时的、写字练习51.学生自读生字,老师教读,齐读。2.打乱生字顺序,抽生认读。3.去拼音认读生字卡。、初读课文,学习生字6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2.勾画生字和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4.用生字卡片检测识字情况。5.全班交流识字:你有哪个生字要给同学们提个醒的。总结7常说"月有阴晴圆缺",月亮在不同的夜晚,会出现不同的样子。孩子们,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积极动脑,一定会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现象。7、风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谁”“颤”“道”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3.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二、教学过程与方法1.通过随文识字,自主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陶冶情操,升华感情。三、情感和态度培养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兴趣。四、教具准备字词卡片、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1.过渡语:风常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风?有过什么感受?学生交流。(设计理念:这一课件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风吹叶动水波荡”,这时课件的出现即再现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与课文内容相联系,配以轻风拂过声,营造出浓浓的诗情画意。)2.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的耳朵灵不灵(风的声音)。3.师:是什么声音?(风)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小诗《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整首诗的朗读,注意你预习时读不准的字音。过度: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学会朗读这首小诗。(想)那首先得过了生字这一关。三、学习生字。1、自由轻声的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把课文读通顺。2、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读。3、指名读,正音。四、细读课文,精读感悟过度:同学们的古诗读得如此的好,想不想知道每一句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想)那赶快读诗吧!1.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理解。)3.朗读。背诵课文。1)同桌互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并读一读。某自由读。某指名读(出示课件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到感觉)。某评一评。某有感情的齐读。2)背诵课文某自由背。某指名背。某齐背。五、总结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观察,风就在我们身边,大自然还有很多的奥秘,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妙,细心的孩子就会找到更多的“自然朋友”、拓展81.(出示圆月图)课文中的月亮圆又圆,它还像什么?2.(出示半月图)这样的月亮像什么?3.(出示月牙图)这样的月亮呢?4.我们平时看到的月亮还有哪些不同的样子,它们分别像什么?句式练习“的月亮像。”教学重、难点9重点:认识生字、诵读课文。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认识自然的情趣。教学目标101.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情趣。4.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教学设计格式(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