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在班级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诸多班主任往往把主导作用变成主体作用,甚至包办作用,班主任“有为”,而学生“无为”。班主任成为全班的“家长”,学生只有“听话”、“服从”。久而久之,逐步把专制主义引入班级管理,形成一种表面统一、严谨,却缺乏内在活力和个性的“克隆”班级。这样只能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今天对学生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从而使学生离开老师能自己教育自己,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日后不教育。如果说学科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那么,我认为德育教育,特别是班级管理的最高教境界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班主任的“有为”解放成“无为”,而让学生从“无为”走向“有为”(即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管一天天走向自律、自治、自我管理。)下面,结合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策略之一:创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制创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制,是发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础。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本质特点是:学生是集体的主人,人人主动参与和积极创建集体的生活,从而使班集体自我管理成为主体发挥、发展的舞台。为此我在班级机构设置、职权分配和角色安排等方面做了如下改革:①定期变换管理角色,为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为了给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尝试创造性地组织活动,我对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全员性的值日班长轮换制。设立值日班长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给每位学生提供尝试当班长的机会,提供其施展才能与使用权力的机会。该制按座位进行轮流,轮到时从早到晚对班级工作负责。值日班长的职责如下:常规①记录出勤;②维护课间秩序、处理偶发事件;③督促两操、监督卫生;④负责讲桌周围卫生反馈总结一天工作,写好班级日记。班长轮流当,不但使学生锻炼与展示了自我,使他们具有光荣感、责任感、成就感,而且增强了他们表现自我的意识,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常务班长的工作量。实践证明,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有助于学生从管理角色的变换中学会自我管理,增强角色的自我调整能力,不断加深自我的认识能力,提高集体主体的意识,进而产生群策群力,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为顺利开展班级工作奠定了基础。②设置多样化小组,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机会。小组是班集体组织机构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组织形式。按其活动内容的不同,我班建立班务管理小组(如墙报编辑小组、财务管理小组、图书管理小组、卫生监督小组、生活服务小组等)学习小组、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等。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加入一至几个小组,扮演各种角色,接受集体的积极期望。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我们通过让学生为自己小组命名的方式,培养小组集体的凝聚力和主体意识。在命名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有的以喜爱的动植物名字命名,有的以崇敬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命名……同时我们让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目标和活动内容,在小组中当家作主,学会自治。他们活跃在校园内外,在各种小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还开展小组擂台赛,加强班集体对各小组活动的评价、督促和班主任对各小组活动的指导,确保每个小组的活动对学生个体产生积极影响,充分调动每一个小组和个体的主动性。③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获得自主管理的成就感。力求在集体、社会中表现和体验、感悟自我价值是主体性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希望自己在班内发挥作用,得到价值认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能力、特长、需要等把班级内的各种管理职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明确的岗位,如建立学习互助岗、环境保护岗、文体活动岗等,甚至细致到将班级琐碎工作分为十多个小方面。除每个四人小组选派一人负责前后两桌的地面及抽屉卫生外,其余的诸如图书管理、讲台桌的整理、花卉的浇灌、清洁用具的摆设、粉笔的保管、摆齐桌凳成线、每天的换水、墙壁保洁,学校通知的记录与传达等均设立了相应的岗位,总之,我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找到了自己满意的位置,做到“人人有岗位”,让学生在发挥自己作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在班级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从而激发其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班还设置了“班级自主管理信箱”,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对班级工作提出设想、建议;对班干部的工作提出意见。通过信箱反馈到班委会,由值日班长协同班委会定期归类处理,并及时将处理意见公布于众。考虑到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