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者,清之根.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廉者,清之根.doc

廉者,清之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廉者,清之根金水信用社军区分社黄辉廉者,自清。所谓莲(廉)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谓根者,万木之本。惟其正而茁壮,惟其深可参天,惟其固更挺拔。廉者,乃清之根本。清正廉洁,关系人心向背,政权巩固,国家兴衰,实乃党的执政之根。史料有记载:三国时期,孙权有个部下名叫陆绩,时任郁林太守,此人博学多才,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得当地百姓称赞。待到任期期满,陆绩准备坐船经海道返归江南故里时,发现除了简单行装和数箱书以外,竟然并无其他东西可带,以至于船只太轻不胜风浪,难以入海航行。艄公说:“你一家四口,所带东西不如一介寒士,船装得太轻,如遇狂风大浪,极容易翻船,得想办法增加一些重量。”于是,陆绩和家人买了一担笋干,用两只大瓮装好放入船舱,可船还是吃水很浅。不得已之间,他让人从岸边搬来一块巨石放在舱内,这才能够开船启航平安返乡。陆绩回到家乡后,心生感念,便请人将压船底的石头运回宅院,手书“郁林石”三字镌刻其上。明朝弘治九年,监察御史樊祉把这块巨石移入城内官衙中,取名“廉石”,作为百官之诫,从此便有了“廉石压舟”的佳话。后来,陆氏子孙就把“官无长物唯求石”这句话作为家训代代相传。周恩来总理在世时,听“廉石”的故事后,曾对当地政府指示:要妥善保存好这块石头。一块极普通的石头,跨海过江,几乎经过了半个中国的海域,其间又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岁月风云和历史变迁,至今仍完好无损屹立于世。历年来,中央、省、市领导人来参观孔庙时,一看到“廉石”就留影纪念,并强调现任官员也要廉洁自律。“廉石”,恰是陆绩一生清正廉洁的见证,是老百姓对为政清廉者的维护、肯定和颂扬,也向后人昭示了清白为人、廉政为官的人生真谛,对于当今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官,从好政也是很好的借鉴和启示。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但古时为官,只需求得功名,谋上一官半职,便可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更不用说那些位高权重的官爵王侯,骄奢淫逸,奢靡繁华。《世说新语》有记: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于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手下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加入心生贪念,守着自己的“井水”还不满足,偏要惦记着“河”里的,甚至“江”里的,“海”里的水,而一旦东窗事发,不仅“河”里水,“江”里水不保,就连自己那口井的“井水”也难保。“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抵不住诱惑,抗不住私欲,禁不住贪婪,手握重权就危险;忍不住清苦,耐不住寂寞,守不住名节,身居官位是绝境!为官者在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的同时,更要做到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是为官之本分,执政为民乃党之根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官者要做到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执政为民,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治腐之本在于治人,治人之本在于治心,治心之本在于治欲。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