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经验分享2.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4.3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维修经验分享2.ppt

维修经验分享2.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备部维修电工技术报告会课题:个人维修经验与同事分享第一分节享:必备(工具)第一分节享:必备(工具)第一节:操作安全.防止触电(2)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基本概念(3)、电击: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应和病变。随着电流的大小不同人体的反应也不同。如针刺感、击痛感、昏迷、心室颤动、呼吸困难或停止现象。电击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度、电流持续的时间、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以及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4)触电事故与电流强度的关系(5)基本概念①感知电流: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值因人而异。总体上成年男子感知电流平均值约为1mА,而成年女子约为0.7mА。②摆脱电流:人能忍受并能自动摆脱电源的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平均值为10mА。(6)基本概念③安全电流:使人不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大人体电流。在一般的场合可以取30mА为安全电流,即认为30mА是人体可以忍受而又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如家用漏电开关)而在高危场合应取10mА为安全电流;在水中或者在高空应选5mА为安全电流。(7)基本概念④致命(室颤)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超过50mА,时间超过1s就可能发生心室颤动和呼吸停止,即:“假死”现象(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平均值为75次/分钟,当发生心室颤动时心率将达1000次/分钟)。(8)触电事故与电流频率的关系(9)触电事故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9)基本概念⒉电伤电伤是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外伤。主要表现在:⑴电灼伤。电灼伤分为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①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在电流通过人体的皮肤的进、出口处造成的灼伤。一般电灼伤伤口入口比出口处的灼伤更加严重。(10)基本概念②电弧灼伤。主要发生在误操作产生的电弧、带电作业时短路产生的电弧或人体过分的接近高压带电体产生放电电弧,极高的电弧温度将皮肤烧伤。二、常见的触电方式二、常见的触电方式二、常见的触电方式基本概念⒉两相触电指人体同时接触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若人体触及一相火线、一相零线,人体承受的电压为220V;若人体触及两根火线,则人体承受的电压为线电压380V。两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更大。㈡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壳或金属构架,而因故障意外带电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非正常状态下的触电现象。跨步电压触电也属于间接接触触电。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第一节:操作安全.防止触电,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下面讲“第二节分享”,故障案例分析。(以三厂高压釜“电机不运转”故障为例)。高压釜第二节分享:正在维修请易合闸5)控制器(PLC)作用:(运行工艺步骤,一次自动完成)(8).1)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工作线圈通电后,电磁系统产生电磁吸力克服反作用力,使衔铁吸合,带动触头,使动、静触头闭合,接通主电路。工作线圈断电后,使动、静触头分开,主电路断开。(9).1)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工作线圈通电后,电磁系统产生电磁吸力克服反作用力,使触点吸合,另触头就闭合,(闭合、分开)控制电路运行。电动机检修后的试验2.测量绝缘电阻兆欧表测量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和相间绝缘电阻是先将三相绕组的6个端头分出U、V、W三相的3对端头,再把兆欧表“E”(地)端接其中一相,“L”(线)端接在另一相上,以120r/min的转速均匀摇动1分钟(转速允许误差±20%),随之读取兆欧表指示的绝缘电阻值。用此法测三次,就测出U-V、V-W、W-U之间的相间绝缘电阻值。然后将U、V、W三相的3个尾端头(或首端头)绞接在一起,把兆欧表的“L”(线)端接上,再把“E”(地)端接机座,以测相间绝缘电阻的方法,同样测得对地绝缘电阻值。低压电机通常采用500V兆欧表,要求对地绝缘电阻和相间绝缘电阻都不能小于5MΩ。若绝缘电阻值偏小,说明绝缘不良,通常是槽绝缘在槽端伸出槽口部分破损或末伸出槽口或没有包好导线,使导线与铁心相碰所致。处理方法是在槽口端找出故障点,并以衬垫绝缘纸来消除故障点。如果没有破损仍低于此值,必须经干燥处理后才能进行耐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