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1.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6、醉翁亭记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胸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学情分析: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描写的是醉翁亭的秀丽风光和游人之乐,读来琅琅上口,比较容易理解。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寄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全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师生共同研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及课文积累背诵。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寄予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熟读全文,疏通全文大意。重点放在朗诵上。教学过程:一、直接导课并简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二、读课文。1、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指名注音、正音滁(chú)壑(hè)琅琊(lángyá)潺(chán)酿(niàng)僧(sēng)辄(zhé)霏(fēi)暝(míng)朝(zhāo)而往伛偻(yǔ)(lǚ)洌(liè)蔌(sù)射者中(zhòng)弈(yì)觥筹(gōng)翳(yì)颓然(tuí)2、教师范读后,学生放声读课文三分钟,达到熟读的地步。3、学生同桌互读一遍齐读。三、疏通全文大意。1、二人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2、集体解决疑难方法:二人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学生们都解决不了时,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歌于途行者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3、关于文中的21处“也”字及25个“而”字:文中的21个“也”字,具有表示判断或舒缓语气的作用,并且每一个“也”字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意转折的标志,同时也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可以任举例体会。)“而”字分别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举例说明。)4、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教师订正。全文如下: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跟宾客们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看吧,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散发着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浓荫遍地;西风起,霜露降,天空显得空阔明亮;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酒水清,各式各样的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是说有人弹琴奏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