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冯仕政中国人民大学【原文出处】高校理论战线论社会学基本问题社会学基本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社会学问题。考察社会学基本问题,既有助于把握社会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也能够为社会学一般理论的建构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从而推动社会学的理论创新,使社会学摆脱目前的理论上的危机状态。一、社会学危机与社会学基本问题184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A.孔德创立了社会学。经过150多年的发展,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包含200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学科。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表象之下,社会学却面临着深刻的危机。早在1970年,美国批判社会学家古尔德纳(A.W.Gouldner)即已指出,西方社会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Gouldner,A.W.,ThecomingcrisisofWesternsociology,NewYork,BasicBooks,Inc.,1970)1994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杂志《社会学论坛》(SociologicalForum)重提“社会学危机”问题,并发表了一组专题文章(参见SociologicalForum,Vol.9,1994:No.2)。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会学危机”?“社会学危机”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对此,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参见吴小英:《社会学危机的涵义》,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论社会学危机的内涵:社会学中的库恩主义思潮评述》,载《学海》2000年第2期;Gouldner,ThecomingcrisisofWesternsociology;StephenCole,1994:What'sWrongwithSociology?SociologicalForum,Vol.9,No.2;StephenCole,1994:WhySociologyDoesn'tMakeProgressLiketheNaturalSciences,出处同上)其中有一点,却是社会学界普遍认同的,即社会学面临着严重的“智识危机”(intellectualcrisis)。所谓“智识危机”,是指社会学在理论和知识上十分贫乏和苍白,未能取得理想中的知识进展。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理论和研究范式,不能有效地解释、预测和应对社会问题,等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学必须建立自己统一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正如社会学家M.沃特斯所指出的那样,“社会学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毫无疑问属于一门学科……然而,真正确定这门学科的却是理论,因为正是理论,对社会学可以告诉其受众有关社会世界的种种内容作了总结性的概括”([美]M.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1页,华夏出版社,2000)。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社会学内部流派繁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整合完好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使各流派内部也没有什么足够抽象和普遍的理论命题。美国社会学家S.科尔(S.Cole)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两种:核心知识(coreknowledge)和前沿知识(frontierknowledge)。核心知识是指那些具有真理性的,被学术共同体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知识。前沿知识则是新近创造出来但尚未被认可和接受的知识。前沿知识中的绝大部分会被忽视或因错误而被抛弃,只有一小部分会通过真理性检验而转变为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是科学进步的基础。但社会学“实际上没有核心知识。社会学有十分发达的前沿知识,但前沿学术研究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似乎没有一个进入核心知识。似乎没有任何一种社会学工作被学术共同体的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真理性的和重要的”(StephenCole:WhySociologyDoesn'tMakeProgressLiketheNaturalSciences)。社会学家每天都在“创造知识”,但这些知识的真理性却让人不敢恭维,以致经过实践的淘汰,鲜有知识能够留下,为人类的知识宝库添砖加瓦。这确实是对社会学智识危机的一个非常辛辣但却非常深刻的批判。这种结局对社会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挫折。须知,孔德创立社会学的初衷,就是要摒弃以往蒙昧的、宗教的、思辨的社会研究方式,把社会学建设成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有用的、精确的、明晰的“实证科学”。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一直是社会学的两大核心理念之一(另一个核心理念是人文主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强势的美国社会学的推动下,实证主义更上升为社会学思潮的主流。然而,颇具反讽意味的是,实证主义的高扬非但未能把社会学变成有用的、精确的、明晰的“实证科学”,反而导致了社会学知识的浅薄和破碎。美国新功能主义社会学家亚历山大认为,实证主义应该对当前社会学的“智识危机”负责。他认为,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学中就有一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