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9.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ppt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医院感染目录一、无菌技术操作与无菌物品管理1、目前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台随意放置的注射器输液时不使用治疗巾消毒剂盖盖不严密无菌物品暴露于患者周围环境中治疗室严格辨别清洁区、污染区,物品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分别放置,私人物品不得进入室内。灭菌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必须放入无菌物品存储柜中,并定期检查灭菌日期及有效期,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不得超过产品包装的有效期。治疗车上物品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换药车应配有手消毒剂,每接触一名患者都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4、手术器械锈迹斑斑5、无菌物品管理二、物品和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根据目前对医院消毒、灭菌的新规定、措施。医院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反复使用的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1、新的有关消毒技术规范4.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微量泵、透析仪等。此类物品需到达灭菌水平。5.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此类物品需到达消毒水平。6.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二、灭菌水平3.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到达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措施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措施。4.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措施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措施。三、消毒、灭菌措施的选择原则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措施a)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b)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措施。c)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到达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措施。d)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e)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尤其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措施a)耐高热、耐湿的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b)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措施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c)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四、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3、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新进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应进行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90uW/cm²;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70uW/cm²,照射强度应每六个月监测一次。(二)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1、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将一般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期间(见下页)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3、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平皿暴露规定期间2、环境清洁、消毒与监测3、各类用品表面消毒4、污染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3、污染的物表可以传播疾病6、规范物表清洁消毒技术7、一般诊断用品消毒规定8、抹布、拖把的消毒9、常见的错误10、空气清洁与消毒11、医院各类环境空气净化管理制度三、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一般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环境,应保障有效的通风换气。每日定期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室内空气在通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