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类别: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2、总课时:108节3、学分数:7分4、开课时间:1、2学期二、教学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三、教学目的中国现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与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我国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的较丰富的文学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自“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以来的文艺运动、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成就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以及各种文学流派的兴衰特点和影响;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受到较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1、重点:文学思潮与重要的作家作品教学2、难点:文学的经验、规律与教训五、参考书目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朱东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王瑶著,开明书店,1951年版。3、《中国现代文学史》,唐弢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4、《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六、大纲特色本大纲的基本特色是:第一,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虽然课时已经大为减少,但内容比较集中,重点突出,学生对主要作家的特色、贡献和地位有较深入的了解,也可以以此把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嬗变的线索大致串起来,获得一个“史”的印象。第二,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授课,注意结合学生阅读印象和问题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和分析评判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第三,增加作品,减少文学史的赘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力求以作品分析中形成的问题来带动和组织教学,由此,讨论式的教学是经常采用的方式。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章节章节内容授课时数技能实践时数共计时数绪论32第一章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33第二章鲁迅8210第三章郭沫若516第四章20年代的小说718第五章20年代的诗歌718第六章20年代的散文22第七章20年代的戏剧22第八章第二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33第九章茅盾415第十章老舍415第十一章巴金415第十二章沈从文与京派516第十三章曹禺30年代的戏剧415第十四章30年代的小说516第十五章30年代的诗歌516第十六章30年代的散文22第十七章40年代的文学思潮与运动32第十八章40年代的小说628第十九章40年代的诗歌628第二十章40年代的散文22第二十一章40年代的戏剧22总计9216108二、各章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绪论【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掌握:使学生掌握现代文学的内涵,分期知识了解:使学生了解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历史特征【章节重点难点】现代文学的性质、分期现代文学的历史特征【教学内容要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特征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一章“五四”文学思潮与运动【学习目的要求】1、知识掌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2、知识了解: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诞生前的文学创作状况【章节重点难点】1、现代文学诞生的内部原因2、现代文学诞生的外部原因【教学内容要点】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二、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三、新文学社团的活动四、胡适、周作人的理论建设第二章鲁迅【教学目的要求】l、知识掌握:使学生掌握鲁迅在现代中国小说史上的独特意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掌握后期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2、使学生了解鲁迅的思想经历与特征,《朝花夕拾》与鲁迅杂文的思想深度【章节重点难点】1、鲁迅《呐喊》与《彷徨》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故事新编》艺术上创新;《野草》对于研究鲁迅思想的意义;作为武器和艺术的鲁迅杂文。2、鲁迅思想的复杂性与深刻性;鲁迅在小说、散文与杂文上的成就【教学内容要点】一、鲁迅的思想与创作道路二、《呐喊》与《彷徨》的思想与艺术特征三、《故事新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四、《野草》的思想内涵艺术特征五、鲁迅前期杂文的思想与后期杂文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第三章郭沫若【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掌握:使学生掌握《女神》的时代特征和艺术成就;掌握《屈原》的历史剧艺术成就2、知识了解:使学生了解郭沫若的思想来源、特征与诗学理论;郭沫若的创作情况【章节重点难点】1、《女神》的个性解放意义;诗体解放历史地位;郭氏历史剧创作的时代意义。2、如何评价郭沫若的历史地位;郭沫若文学的跨时代解读问题【教学内容要点】一、郭沫若的思想与创作道路,诗学主张二、《女神》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