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汇编12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一、指导思想: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班级学生及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取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二、学生情况分析基础知识:可对加点字的意思的掌握方面,后进生尚有困难,究其原因,有的是理解能力不行,有的粗心大意所致。词语意思的理解,因懒于查阅字典,常常用自己的理解去估量,出错也是无可避免的了。阅读:在阅读训练中,有些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及回答问题方面,学生的反差较大,好的学生对文章的概括及整合能力较强,拿到一篇文章,无丝毫问题,后进生就不行,有的甚至答非所问。做阅读题方面,也是这个问题,差的学生由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不强,对的几率不高,很容易出错。三、复习内容:1、掌握本册要求写的生字及相关词语,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学会照样子写句子,能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能正确分析段落,初步掌握分段知识,能简单概括段意。4、掌握要求背诵的课文,并进行与课文相关的积累的巩固。5、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在阅读复习中相机进行实践。6、进一步了解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根据不足进行指导。四、具体举措1、扎实:复习的知识以本学期必学知识为主(词语盘点),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特别是后进生,更要从一点一滴抓起。从字到词、句、篇,不放过任何的一点。2、分层:为了防止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在复习时与平时的教学一样,也要注意实行分层教学。对优等生来说,设置一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延伸的或加深的题目。而后进生,我们则应更多地“开小灶”,对本学期的知识给予补习与复习,打好扎实的基础。3、拓展:在复习时,学习的`范畴不能拘泥于原有的知识,而应该有所拓展。可以出现新的语言,新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进行见识和锻炼。4、移情: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严格或以过多的作业来压学生,多了解情况,少主观臆断;多听听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更要多关心,多照顾。五、复习办法:按内容分块复习,层层落实。六、复习时间:12月23日至20xx年1月10日。七、具体安排:(一)基础知识复习:1、时间:5课时2、形式:专题复习和训练评讲相结合3、内容:本册书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形声字,同义词,反义词,修改病句,照样子写句子等。4、措施:(1)以快乐练习资料为训练题宗旨,进行堂上练习。(2)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专题复习,重点是掌握生字词和修改病句。(3)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阅读复习:1、时间5课时2、形式: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3、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及配套的阅读训练。4、措施:(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3)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5)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学习委员和班干协助,做好工作,人人过关。(三)作文复习:1、时间:4课时2、形式:习作欣赏、修改和写作方法指导。3、内容:进一步提高审题、选材能力。4、措施:(1)对于中下生加强个别指导。(2)书写习惯的纠正。(四)模拟考试:1、时间:4课时2、形式:当堂完成模拟试卷3、内容:期末模拟试卷4、措施:分析讲解试卷。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2学期即将结束,我们又迎来了后期的复习工作,为了使复习工作全面、系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本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如下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1、基础知识:(1)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的生字,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2)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3)根据要求写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4)熟记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2、阅读:(1)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2)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3)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4)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