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978年小王和小李工作了1988年企业倒闭了,两人同时再就业。1995年老李辞职与他人(tārén)合办起了电器厂,老王觉得原来工资不高也到老李的企业里做普通职工一、社会公平的重要(zhòngyào)体现1、公平(gōngpíng)的含义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bǎozhèng)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观点(guāndiǎn)一关于公平的问题如果说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怎样使我们把蛋糕做大的问题,是效率(xiàolǜ)问题,而怎样把蛋糕分得均匀,分得合理,则是公平的问题。材料1: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今年3月份社科院经济(jīngjì)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4,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达到0.319。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堪称世界最高。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我国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中国改革》杂志:我国目前城镇(chéngzhèn)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漫画(mànhuà)赏析施舍(shīshě)3、确保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强化(qiánghuà)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4、怎样确保收入分配(fēnpèi)公平(一个制度两个举措)一个(yīꞬè)制度:两个(liǎnꞬꞬè)比重——国民收入(guómínshōurù)初次分配:国民收入(shōurù)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形成国家、集体(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原始收入(shōurù)。再次分配:国家参与的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目的在于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社会消费和集体福利事业、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等。2000年我国职工(zhígōng)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为16%,世界发达职工(zhígōng)工资总额占GDP比重在54%。2003年,工资占GDP比重(bǐzhòng)最高的北京为30%,最低的是江苏,只占7.36%,二者相差4.07倍,(2)提高(tígāo)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西部地区农村(nóngcūn)人均年收入为人民币693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1175万。三是更加(gènjiā)(再分配)六个和尚(héshang)抬水喝的效率高不高,为什么?1、效率(xiàolǜ)的含义效率(xiàolǜ)=50、60年代,中国搞“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结果人们生活越来越穷。“一条(yītiáo)裤子”新3年、旧3年,缝缝补补又3年,共9年。思考:收入(shōurù)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3、**效率(xiàolǜ)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既矛盾又一致性)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xiàolǜ)的关系收入(shōurù)分配公平1、下面(xiàmian)对效率认识正确的是()A、就是企业追求的目标B、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C、就是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D、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3、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①表明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②表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经济制度的基础③就应克服平均主义,实现同步富裕④就应兼顾公平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