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ppt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78年小王和小李工作了1988年企业倒闭了,两人同时再就业。1995年老李辞职与他人合办起了电器厂,老王觉得原来工资不高也到老李的企业里做普通职工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居民收入都增加了,但是收入差距普遍存在,而且收入差距在扩大。《中国改革》杂志:我国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3、确保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4、怎样确保收入分配公平(一个制度两个举措)(1)一个制度国民收入的两次分配国民收入两个比重——2011年02月近20年来,企业普通职工的实际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是大幅度下降了,世界发达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在上升。(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西部地区农村人均年收入为人民币693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1175万。三是更加(再分配)场景一:懒羊羊笑了场景二:喜羊羊笑了[探究问题](1)喜羊羊为什么笑了?(2)你认为这种分配制度合理吗?为什么?场景三:慢羊羊村长疑惑不已六个和尚抬水喝的效率高不高,为什么?1、效率的含义效率=中国共产党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上的理念更新(2)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三、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1、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成员收入要平均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C.要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D.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分配不公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就必须()①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完善分配制度③加大收入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扩大就业,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胡锦涛指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A.由国家通过税收进行B.在初次分配范围内进行C.在再分配范围内进行D.由先富起来的个人和地区进行4、对效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效率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C.效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D.要效率就不能讲公平5、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看来,孔子的话与我国现行分配原则相比较,其缺陷在于A.不注重实现共同富裕B.不注重社会公平C.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D.不注重效率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表现在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效率和公平可以等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7、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