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怎么才能科学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遗忘其实是大脑过滤信息的一种策略: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信息,当中大部分都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必要存储下来,于是,大脑便选择用遗忘的方式,来过滤掉那些它认为不重要的信息。那么,有没有办法改善这种状态,提高读书时的记忆效率呢?当然是有的。事实上,大脑的记忆功能有着属于自己的规律,如果能够理解并好好地利用这些规律,我们就能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今天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记忆的知识,以及我的读书方法。记忆的主要分类我们先来说一下记忆的分类。以前我们最常听到的记忆分类法,是把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所以会这样分类,是因为过去的研究者认为,所有的信息最初都会进入短时记忆暂时存储,等到大脑通过复述和整合之后再将它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巩固,如果在巩固发生之前打断这个复述过程的话,信息很快就会丢失。然而,最近这些年,研究人员发现,并非所有的记忆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能成为长时记忆。有的记忆的确非常短暂,如果不经历复述,就会很快被遗忘,比如一连串毫无意义的数字;但是有些记忆不需要复述便能存储很久,有时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比如小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所以现在基本上不怎么用短时记忆这个词了,而是改用工作记忆。目前更为流行的记忆分类法,是将记忆分为以下三类: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隐性记忆ImplicitMemory显性记忆ExplicitMemory工作记忆,顾名思义,就是你此时集中注意力工作、学习或者思考时所用到的记忆,它的作用在于保留此时认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信息。工作记忆留存的时间非常短,可能也就30秒左右,这些记忆用完之后不一定都会消失,有的会立马被大脑删除,有的信息则会被存储下来,转换为长时记忆。当然,长时记忆也有长短之分,有的可能就几天时间,有的可能好几个月或者好几年。(关于影响长时记忆的长短的因素,我们一会儿会说到。)长时记忆包括隐性记忆和显性记忆。隐性记忆主要是那些动作或步骤的记忆,比如驾驶、游泳或跳舞等技能,它们是通过不断重复练习某种动作而形成的肌肉动作反射。这类记忆之所以被称为隐形记忆,是因为它们很难用语言去描述,而且在使用这些技能的时候,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想要怎么做,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因为它们已经被大脑内化成为了一种本能。显性记忆则恰恰相反,它是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而且我们在使用这类记忆的时候,需要主动去回想。显性记忆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语义记忆(Semanticmemory)和情景记忆(Episodicmemory)。语义记忆指的是那些所有关于事实、物体、概念和词汇的记忆,我们头脑中存储的各种知识就是属于这类记忆。情景记忆则是一种自传体式的记忆系统,它包含了我们从日常生活中所能回忆的事件,比如关于过去的一些回忆。长时记忆的影响因素说完了记忆的分类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长时记忆的影响因素:1.好奇心的强弱科学家已经通过不同的实验研究,确认了好奇心与大脑中负责奖赏和快乐的多巴胺系统之间的联系。当我们因为强烈的好奇心而想要了解某个知识或者信息时,这个知识或信息就成了一种“奖赏”,它们的获得会使大脑中奖赏回路(rewardcircuit)中的多巴胺增多,我们便会因此有种满足和快乐感。而且,好奇心还能够延长记忆,对于某个信息,我们越是好奇,它在记忆中存留的时间就越长。2.关联度的强弱所谓的“关联度”指的是新信息与大脑中的已有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我们都知道,记忆的本质就是连接,而记忆的形成,在生物层面的体现,就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形成。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脑可以说是一个巨大又复杂的网络,所有的记忆和思维活动都是通过大脑中几百亿个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而实现的。记忆的这种“连接”特性告诉我们,面对新的信息或者知识,如果我们能够将它们与脑子里已经存储的知识产生连接的话,那么就会记得更牢。这实际上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刚刚开始接触某个新的知识领域的时候,总是读得很慢,忘得却很快——那是因为这时我们头脑中还没有相关的知识可以连接。等到相关知识积累多了,我们阅读的速度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快,记得也会越牢。3.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阅读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对记忆力也有着很大影响。假如我们此时在学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但如果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尝试去理解和主动记忆的话,那么这样的记忆效果一定会比心不在焉时的好很多。所以,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要让自己处于一个松散的状态,而是要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步做笔记就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策略。4.被重复提取的次数我们之前说到记忆的本质就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当记忆产生时,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会建立起生化电磁通道,这些神经细胞通道叫做“记忆轨迹”,它们之间连接的强弱则代表了记忆的强弱。当我们再次接触到这些信息,或者通过回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