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精】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的想象说得清楚明白。2、能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3、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多义词。4、积累和气象有关的农谚。5、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我想发明的机器人”1、《果园机器人》中的机器人多能干呀!机器人还能干什么呢?请大家读读书,告诉我们。2、你认为机器人还能干什么呢?你想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本领?请自己想一想。3、组内交流,互相问答,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评价,看看你的想象是不是奇特合理;是不是把机器人的本领说得清楚明白。选出代表。4、班级交流,听的同学可以根据所介绍的机器人提出问题,供发言的同学修正和补充自己的设计。第二课时习作指导1、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出现的事物都非常熟悉,那么,你能不能想象一下,将来的生活中,这些食物会有哪些变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2、打开思路,说说自己选择到的最感兴趣和最想写的事物。3、选定要描写的事物后,要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展开想象,想一想这件事物具有些什么样的新特性,给人们提供哪些便利。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彼此受到启发,然后写下来。第三课时习作讲评1、把自己的习作多读几遍,然后改掉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地方。2、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价,提出优缺点。3、同桌交流互评。4、自我修改作文。5、习作完成后,以“未来的世界”为主题出一期墙报。第四课时〖我的发现多音多义词:1、读一读这些词语,说说自己的发现。2、注意汉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积累文中列举的六个多音字和相关的十二个词语。〖日积月累一、“读读认认”内容和调味品有关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短文。2、指名朗读,以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提醒学生读准字音。3、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4、同桌抽测生字条。二、“读读背背”和气象有关的农谚1、教师范读、指名读、师生对读和自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读。2、说说自己的理解,熟读成诵。〖“宽带网”1、资料搜集:要求围绕科技新闻搜集信息,除了教材中所举的例子外,还可以通过看报、看电视和听收音机等途径,搜集更多的和科技发展有关的信息。2、资料整理:根据教材中提示的做剪报和做卡片两种信息整理的形式制作。3、成果展示:利用各种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用“我的科技信息剪报”或“我的科技新闻卡片”等主题,直接展示学生资料搜集的成果。【课后反思】本次习作学生的想象力还是丰富的,涉及到许多方面。但是,在叙述过程中感觉有的学生想象较空,没有把自己的想象介绍清楚,只是一个大概,缺少具体的东西,对于样子和如何实现这种功能写的不是很清楚。《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2、实物投影仪。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一、复习词语1、从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听写词语。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二、我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3、组内交流。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三、日积月累(屏幕上出现诗句)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一、谈话引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二、口头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三、习作1、精彩回放:(1)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2)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3)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4)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2、学生习作:(1)教师启发思路。(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