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
上传人:书生****萌哒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整理版.docx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_6.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在前一课《琥珀》“提出不懂的问题”基础上,本课要求“写下不懂的问题”,继续引导学生记录和梳理问题。关注体裁特征:所谓科普说明文,就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说明性文章。语言特点是逻辑清晰,准确严密,形象生动,常常综合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本文在逻辑讲述上,最典型、最鲜明的是采用了“先总体概括,再具体分说”的“总分”结构。如第四自然段,围绕“形态各异”介绍恐龙的庞大家族从体态、体表、习性等方面,讲猎食性恐龙身体发生变化。语言表达准确、严谨是本文的又一特征,作者多处使用了表程度、表估计、表范围的副词,例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中的“一支”和“漫长”,“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中的“一些”,“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全面”等,要适时引导学生对比辨析。文本涉及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作比较(它和小狗一般大小……)、列数字(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打比方(……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使得描述对象形象具体,生动传神,更具说服力。关注策略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一方面还要引导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关注学法指导:本文就是一篇训练学生信息提取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复述讲解能力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捕捉关键句,圈画关键词,从而理解每一段的意思;还可以借助关键词这一“支架”,条理清晰地进行讲述,从而助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教学目标】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3、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4、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2、体会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教学难点】能多角度地提出问题,记录整理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梳理并试着解决。3、通读全文,了解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1、话题导入:同学们,提到“恐龙”,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谁来说说你对恐龙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作答。2、教师追问:那你听说过“飞上天空的恐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题目叫作《飞向蓝天的恐龙》。出示课件1:3、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出示课件2:学生思考,提出质疑。板书(提出问题)预设:恐龙怎么会飞上蓝天呢?板书(恐龙?鸟)如果是真的,它是怎样飞上蓝天的?发生了什么事情,促使恐龙要向天上飞?恐龙若想飞上蓝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最后飞上了蓝天的是哪种恐龙呢?恐龙为什么要向天上飞,难道不可以向海里游吗?……(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入手,通过对比、质疑,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强烈欲望。)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过渡: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看你能不能通过自读找到答案,或者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出示课件3:2、学生默读全文,进行独立思考,并将问题写在学习纸上。3、小组合作交流,互助解决问题,把仍旧无法解答的问题标注出来。出示课件4:4、全班汇报:(1)你提出的疑问,哪些解决了,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预设1:“中生代”“后裔”“茹毛饮血”这些词语不理解,我们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了它的含义。预设2:读课文时,我对那只那只长羽毛的恐龙特别感兴趣,想知道它叫什么。后来通过翻阅课后“资料袋”,知道了原来有羽毛的恐龙不是一种,而是许多,例如“小盗龙”和“中国龙鸟”。预设3:我想知道经过了多久,恐龙才最终变成了鸟呢?我们是在第四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课后“资料袋”、联系上下文等方式找到答案。其实在平时,到互联网上搜索或向身边有经验的人询问,也是不错的方法。板书(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出示课件5:(2)哪些问题虽然同伴间进行了互助讨论,但也没能找到答案呢?出示课件6:预设:①作者想说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可为什么开头却说它们似乎“毫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