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pdf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导语】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知道上下工夫,要多摸索,多研究。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一复数中的难点(1)复数的向量表示法的运算.对于复数的向量表示有些学生掌控得不好,对向量的运算的几何意义的灵活掌控有一定的困难.对此应认真体会复数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对其灵活地加以证明.(2)复数三角情势的乘方和开方.有部分学生对运算法则知道,但对其灵活地运用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开方运算,应对此认真地加以训练.(3)复数的辐角主值的求法.(4)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灵活地解决问题.复数可以用向量表示,同时复数的模和辐角都具有几何意义,对他们的知道和运用有一定难度,应认真加以体会.复数中的重点(1)知道好复数的概念,弄清实数、虚数、纯虚数的不同点.(2)熟练掌控复数三种表示法,以及它们间的互化,并能准确地求出复数的模和辐角.复数有代数,向量和三角三种表示法.特别是代数情势和三角情势的互化,以及求复数的模和辐角在解决具体问题经常常用到,是一个重点内容.(3)复数的三种表示法的各种运算,在运算中重视共轭复数以及模的有关性质.复数的运算是复数中的主要内容,掌控复数各种情势的运算,特别是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更是重点内容.(4)复数集中一元二次方程和二项方程的解法.2.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二一)两角和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二)用以上公式可推出下列二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A)^2]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sin2A=2sinA.cosA三)半角的只需记住这个:tan(A/2)=(1-cosA)/sinA=sinA/(1+cosA)四)用二倍角中的余弦可推出降幂公式(sinA)^2=(1-cos2A)/2(cosA)^2=(1+cos2A)/2五)用以上降幂公式可推出以下常用的化简公式1-cosA=sin^(A/2).21-sinA=cos^(A/2).23.高一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三1.多面体的结构特点(1)棱柱有两个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平行。正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反之,正棱柱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侧面是矩形。(2)棱锥的底面是任意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的棱锥叫做正棱锥.特别地,各棱均相等的正三棱锥叫正四面体.反过来,正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3)棱台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得到,其上下底面是类似多边形。2.旋转体的结构特点(1)圆柱可以由矩形绕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2)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3)圆台可以由直角梯形绕直角腰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或等腰梯形绕上下底面中心所在直线旋转半周得到,也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圆锥得到。(4)球可以由半圆面绕直径旋转一周或圆面绕直径旋转半周得到。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用平行投影得到,这种投影下,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留下的影子,与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全等和相等的,三视图包括重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三视图的长度特点:“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即重视图和侧视图一样高,重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侧视图和俯视图一样宽.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限,在三视图中,要注意实、虚线的画法。4.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基本步骤是:(1)画几何体的底面在已知图形中取相互垂直的x轴、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y′轴,两轴相交于点O′,且使∠x′O′y′=45°或135°,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平行于x′轴、y′轴.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