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1概述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在最大通信半径下的网络连接关系称为“物理拓扑”。在传感器节点被抛撒后,网络的物理拓扑就是固定的。在满足网络覆盖率和连通性的前提下,通过(tōngguò)信息交互、功率控制等手段,剔除物理拓扑中节点间不必要的物理通信链路,建立逻辑链路后形成的网络连接关系,我们称为“逻辑拓扑”。由物理拓扑生成逻辑拓扑的过程,称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无线传感器节点是体积微小的嵌入式设备,由能量有限的电池供电,其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对较弱。除了设计能量高效的链路层协议、路由协议和应用层协议外,还要设计优化的网络拓扑控制机制。由于传感器节点数量众多、成本要求低廉、分布区域广泛,而且部署区域环境复杂,有些区域甚至人员不能到达,因此为传感器节点补充能源是很困难的。如何高效地使用能量、使网络生存(shēngcún)周期最大化是传感器网络面临的首要挑战。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目前主要的研究问题是在满足网络覆盖度和连通度的前提下,通过功率控制和骨干网节点选择,剔除节点之间不必要的无线通信链路,生成一个高效的数据转发的网络拓扑结构。对于自组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而言,拓扑控制对网络的性能影响非常大。良好的逻辑拓扑结构能够提高路由协议和MAC协议的效率,为数据融合、时间同步和目标定位等很多方面奠定基础,有利于节省节点的能量来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所以,拓扑控制是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因而对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延长网络寿命。传感器节点一般采用(cǎiyòng)电池供电,能耗是网络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拓扑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保证网络连通性和覆盖率的条件下,尽量降低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存周期。(2)减少节点通信负载,提高通信效率。传感器节点的分布密度一般较大,通过拓扑控制技术中的功率控制技术,可以选择节点的发射功率,合理调节节点的通信范围,使得(shǐde)节点在连通性和网络通信范围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3)辅助路由协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只有活动的节点才能进行数据转发,而拓扑控制可以确定由哪些节点作为转发节点,同时确定节点之间的邻居关系。(4)选择数据融合策略。无线传感网络中,为了减少通信负载,通常选择一些节点先对周围节点的数据进行融合,再进行转发,而在拓扑控制中,将就如何合理、高效地选择融合节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5)采用冗余节点。由于传感器节点本身所固有的脆弱性,不能保证节点一直持续正常的工作,所以在设计时需要采用冗余技术对网络进行拓扑控制,以保证网络的覆盖率和连通度。拓扑控制研究的问题是:在保证一定的网络连通质量和覆盖质量的前提(qiántí)下,一般以延长网络的生命期为主要目标,通过功率控制和骨干网节点选择,剔除节点之间不必要的通信链路,兼顾通信干扰、网络延迟、负载均衡、简单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其他性能,形成一个数据转发的优化网络拓扑结构。传感器网络用来感知客观物理世界,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客观世界的物理量多种多样,不可穷尽,不同的传感器网络应用关心不同的物理量,不同的应用背景对传感器网络的要求也不同,它的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和网络协议必然会有很大差别。不同的应用对底层网络的拓扑控制设计目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拓扑控制中一般要考虑的设计目标。(1)覆盖。覆盖是对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的度量,即在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的条件下,使得网络覆盖范围最大化,提供可靠的区域监测和目标跟踪服务。根据传感器节点是否具有移动能力,WSN覆盖可分为静态网络覆盖和动态网络覆盖两种形式。Voronoi图是常用的覆盖分析工具(gōngjù)。动态网络覆盖利用节点的移动能力,在初始随机部署后,根据网络覆盖的要求实现节点的重部署。静态网络覆盖将在后面具体介绍,其中虚拟势场方法是一种重要的部署方法。(2)连通。传感器网络的规模一般很大,所以传感器节点感知到的数据一般要以多跳的方式传送到汇聚节点,这就要求拓扑控制必须保证网络的连通性。有些应用可能要求网络配置达到指定的连通度,有时也讨论渐近意义下的连通,即当部署的区域趋于无穷大时,网络连通的可能性趋于1。(3)网络生命期。一般将网络生命期定义为直到死亡节点的百分比低于某个阈值时的持续时间,也可以通过对网络的服务质量的度量来定义网络的生命期,我们可以认为(rènwéi)网络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覆盖质量、连通质量、某个或某些其他服务质量时才是存活的。最大限度地延长网络的生命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一直是拓扑控制研究的主要目标。(4)吞吐能力。设目标区域是一个凸区域,每个节点的吞吐率为λ b/s,在理想情况下,则有下面的关系式:其中,A是目标区域的面积,W是节点的最高传输速率,π是圆周率,Δ是大于0的常数,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