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ICC置管术国外于60年代开始研究PICC技术,并于1992年由德国医生Forssmann在x线辅助定位下,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导管术,后PICC迅速发展为一种有效的置管术。于1997年引进中国,其感染的发生率较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低且无类似CVC置管中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操作简便,留置时间较长,所以近十几年来在我国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疗,长期静脉输液中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目前全国每年应用50余万条PICC导管。PICC导管的定义4PICC与CVC的比较保护外周静脉,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性损伤建立中长期安全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外周静脉不好,难以维持静脉输液的患者输液时需要使用一些对外周静脉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化疗、大剂量补钾、TPN等)输液治疗超过一周以上者长期需要间歇治疗者需反复输入血液制品者(如全血、血小板等)23-30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1.5kg)需进行家庭静脉治疗者PICC的禁忌症目前国内使用的PICC一般为硅胶或聚氨酯材质。按导管型号可分为:1.9Fr、3Fr、4Fr、5Fr及6Fr,其中成人一般选择4Fr、5Fr,儿童选择3Fr,新生儿选择1.9Fr;按导管结构分为:前端开口式,三向瓣膜式;按导管功能分为:耐高压注射型及非耐高压注射型;另外还有单腔、双腔及多腔之分。PICC静脉选择PICC静脉选择--贵要静脉PICC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PICC静脉选择--头静脉临床常用穿刺技术(二)改良塞丁格置管技术(盲塞)MST技术是以一个相对较细的穿刺针插入静脉,送入导丝,局麻扩皮后,将扩张器及导入鞘顺导丝送入血管内,然后撤出导丝及扩张器,沿导入鞘送入导管,直至上腔静脉,最后以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特点:穿刺工具为20G---22G的穿刺针,使用导丝及扩张器渐推进送入导管;操作过程较直接,穿刺法较复杂费时,成功率高;血管较细仍可尝试放置。(三)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工具为20G-20G-的穿刺针(穿刺针中间为空心,导引导丝可以通过),穿刺针尖带有金属涂层或经过磨削技术制造,在B超下可以显影;经可撕裂型带扩张器的置管鞘送管。特点:引导穿刺;引导PICC管位置;穿刺后评估;肘上置管,不影响活动;提高穿刺成功率,解决了血管条件差患者的难题;并发症少.什么是塞丁格穿刺技术?经皮穿刺插入导管的方法,由瑞典一位名叫塞丁格的放射科医师发明塞定格穿刺流程核对医嘱环境准备物品准备治疗方案(疗程、药物特性、用药方式)患者年龄、既往史、皮肤、静脉状况、教育背景、心理状态其它(活动状况、出凝血指标等)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消液PICC穿刺包一次性治疗巾微插管鞘套件止血带PICC导管记号笔输液接头皮尺透明敷料(纱布)皮肤消毒剂2%利多卡因无菌手套2副无菌生理盐水注射器(10ml、1ml)肝素钠无菌胶带利器盒弹力绷带维护手册测量导管置入长度及臂围第三肋间示意图皮肤消毒建立无菌区微插管鞘套件预冲穿刺将导丝沿穿刺针送入血管撤出穿刺针扩大穿刺点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扩张器沿导丝推入静脉内撤出导丝及扩张器内芯PICC导管从插管鞘中送入到测量长度撕裂穿刺鞘撤出支撑导丝修剪导管长度先将减压套筒套到导管上,再将导管连接到连接器翼行部分的金属柄上注意:(1)一定要推到底,导管不能有皱褶将连接器锁定。(2)连接器一旦锁上就不能再拆开重新使用抽回血和冲封管导管固定导管固定导管固定终末处理用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操作者及患者需舒适体位床头抬高15-30度保持置管位置低于心脏遇到阻力不能强行推进导丝固定导丝扩张血管如有需要,切开足够大的皮肤切口沿静脉走向推进扩张器根据静脉的粗细选择PICC导管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