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涯规划[1].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4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学生涯规划[1].ppt

大学生涯规划[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科102朱方超个人资料姓名:朱方超性别:男年龄:二十岁籍贯:安徽省桐城市范岗镇身份证号码:340881199108052816所在学校及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班组及专业:10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号:3100203211联系地址:安徽省桐城市范岗镇新联村老屋12号邮编:231460联系电话:18255382725E—mail:z786478878@qq.com爱好:篮球、乒乓球、看书等等。目录总论(引言)第一章认识自我1.个人的基本情况2.专业兴趣3.专业能力及适应性4.个人特质第二章自我分析小结大学生涯条件分析1.家庭环境分析2.学校环境分析3.社会环境分析4.专业环境分析大学生涯条件分析小节第三章专业目标定位专业目标的确定2.专业目标的分解和组合具体执行计划大学生涯评估调整1.评估的内容2.评估的时间3.规划调整的原则4.结束语个人的基本情况本人现在就读于安徽工程大学,是电气工程学院10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一年级新生。可以说对于人身是个新的起点,未来的发展可以说都是未知数。很多人一进大学校门就开始思考自己将来要走什么事业道路,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当然我也不例外了,下面是我对自己未来几种的可能性情况的分析。专业兴趣由于自己本身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所以会尽量找一些与电子相关的工作。例如: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能在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公司、电子整机企业等单位胜任微电子产品开发、设计、制造、销售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等工作。现在这个社会,人们不再是仅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也日益需要企业化的思维和对公共关系工作的敏锐感觉,就像工业界的研究也是这样。可惜至今为止大学的学业还没有传授一些技能,研究所、企业、高校以及科研单位。这就是说,只有那些就连公众也认为非常重要的科研机构才能得到研究经费。没有出国的学长们,或者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名校研究生,或者就业,虽然从事于本专业不对口的职业。尽管可选择的专业方向很多,但我也不能盲目的选择。我要紧随时代的脚步,所谓很多时候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此多元化学习和就业也是未来社会的要求。但不管怎么样,身为电科专业的学生,更是对电子线路合成有着浓厚兴趣我来说。我一定会尽可能的选择这方面的专业方向。专业能力及适应性首先我认为自己有能力学好电科这门学科。因为现在我才是大一新生,可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从中学开始我对电科这门学科就充满浓厚的兴趣,所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所在。我会对未来从事的电子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一步步培养,基础知识一步步积累。但是我的爱好不一定是我的饭碗,我的专业也不一定是我的职业。四年的大学生活是自我成长,自我蜕变,自我学习的过程。不要指望别人给你什么,是你想要什么。大学里除了上课学习的时间,我们还有很多的空闲。这些时间不是给我们大家浪费的,我们要充分它们。比如礼拜六、礼拜天我们可以去参加一些学校里组织的活动;平时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图书管,看一些自己爱好的书籍。我自己也爱好计算机,所以平时都会借点这方面的——BIOS注册表、网页设计等等。我已经报了C语言二级班,我想尽快完成计算机方面的考试。每天,我都是一个崭新的自我,每天都让自己有一些变化,每天都让自己成长,发现自我并开发自我。在追求的过程中把握心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不断在生活中奋进,在挫折磨难中寻找快乐并开心地做自己,实现自身价值。个人特质我自己一直以来的人生格言是进化论开拓者达尔文的那名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为我感觉人既然活在这个世上,就不能整天杞人忧天。也许环境对我的发展构成了很大的阻碍,但是我从来不会去抱怨。就拿高中时候的一件事来说吧。高中时我们学校因为紧缺生物代课教师,所以聘用的生物老师是个刚出道的新手,在教学上肯定缺乏经验。有时候在上课的时候口误,按理说人口误应该算是很正常的事情哦,但你要知道我们是真个学校最好的班级,配制的其它老师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样一对比,他便显的有些影响阵容了,对于一直以来都接受最优等待遇的我们同学来说,怎么能容忍呢。于是很多学生就在他的课堂上放肆,聊天的有、听音乐的有、玩手机游戏的也有。即便是太有耐心的人也受不了这样,更何况我们老师还是个急性子。冲突就这样一触即发,最终的结果的老师不想上,那些学生也不想听。从上面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刻意要求环境为自己而改变的后果,于人于己都无利。正确的作法是当环境不能改变的时候自己尽量的去适应它,从而利益最大化。那么精神上到底要有哪些准则呢,我决定做好以下几点。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书山有路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