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生儿溶血.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析新生儿溶血.doc

浅析新生儿溶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类及医学遗传学期末作业题目:浅析新生儿溶血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班级:20091331学号:2009133166姓名:陆应巧任课教师:唐利洲摘要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儿在宫内或生后发生大量红血球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贫血、黄疸以及其它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是发生在胎儿和早期新生儿的一种免疫溶血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是:胎儿水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强调一个“早”字,是减少换血和防止核黄疸的关键。目前的治疗方法以注射丙种球蛋白和换血为主。关键字:新生儿溶血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一个非常专业的疾病词汇,正是这个疾病成了新生宝宝健康的一大杀手。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有20%—30%的妊娠出现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率为11.9%,概率之高足以使新妈妈担忧异常。新生儿溶血病是发生在胎儿和早期新生儿的一种免疫溶血性疾病,是新生儿黄疸的最常见原因。是一种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由于与其他新生儿常见病相比致死率较高,且容易造成新生儿终身与疾病相伴,所以新生儿溶血病一直以来都受到妇儿医疗学界的重视。而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和临床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其痊愈率也在不断上升。关于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认识和分析,我将从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这三个方面论述。发病原因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儿在宫内或生后发生大量红血球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贫血、黄疸以及其它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在我国新生儿溶血症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尚可见于母亲为A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或母亲为B型,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AB型,但少见。胎儿(或婴儿)为O型者,可排除该病。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中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一般第一胎不发病,而从第二胎起发病,但如果Rh阴性的母亲在第一胎前曾接受过Rh阳性的输血,则第一胎也可发病。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母婴血型不合。孕母体内IgG类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红细胞被母亲的同种抗体包被,这种抗体是针对胎儿红细胞上父源性的抗原,被包被的红细胞在分娩前后加速破坏发生溶血,造成胎儿发生溶血为主要损害的一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本病的血型抗体以抗A、抗B、抗AB、抗D等为多见。若胎儿具有从父亲遗传而来的红细胞抗原恰好为母亲所缺少,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亲血循环,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此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导致胎儿体内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破坏红细胞,进而导致溶血。当然,有血型不合的条件不一定都会发生溶血,这和胎盘的致密程度、抗体的数量等多种因素有关。Rh血型不合溶血多发生在第二胎,或孕妇以前接受过输血。这种情况下胎儿多在宫内即发生了溶血,因此生后黄疸出现较早,进展快,而且多伴有贫血、水肿、肝脾增大;而ABO血型不合第一胎即可发病,但病情与Rh溶血相比较轻,病情发展也相对缓慢。对于母婴ABO血型不合中血型为O型母亲和A或B型的婴儿而言,其最基本的病因是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中,胎儿的血型一半来自母亲,另一半来自父亲,胎儿红细胞膜上父本基因编码的抗原就有可能刺激母体产生抗体,这种抗体的性质为IgG类免疫性抗体,并能通过胎盘。一旦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就可能与胎儿红细胞相结合,并破坏红细胞而发生溶血现象[3]。文献报道,大约在妊娠20周后有足量的血型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内,引起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胎儿不相容的红细胞,故临床上一般在妊娠20周进行产前免疫学检查。[2]综上所述,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与血型、胎次、胎龄相关。A型婴儿发病率高于B型婴儿,可能与A1抗原较强,IgG抗体效价上升较B型高,A型血新生儿更易受害。母亲抗体效价高低与婴儿发病呈正相关,抗体效价越高,发病几率越大。HDN可发生在任何胎次,但发生第一胎多见,这与O型母亲在孕前常已受其他原因的刺激使机体产生IgG抗A(B)抗体相关,同时受胎龄因素的影响,早产儿HDN发病率低于足月儿,与季钢等报道相符。理论上认为与<35周早产儿出生时红细胞抗原弱,结合的抗体量少,相对不易发病有关。新生儿溶血与母亲体内IgG抗体进入胎儿体内量的多少有关,如果量少,也可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