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课选取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者:丹东九中孙怀东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内容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共建诊断评价导言设计说一件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事儿吧。事情是这样的:英格兰人的早餐一般都要喝牛奶。一百多年前,那里的牛奶是装在封着锡纸的瓶子里的。但有一段时间,英格兰的一个小镇却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家放在门外的牛奶瓶,瓶口的锡纸都给弄破了,瓶里的牛奶也被喝掉一些。是谁偷喝了牛奶呢?(原来是大山雀偷喝了牛奶。)大山雀怎么都会弄碎锡纸,喝瓶里的牛奶呢?阅读P33资料4,了解一下事情的始末。1、分析导言列举的事件,阐述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2、阅读教材,建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个核心概念,获得理论知识,用习得的知识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3、以“大山雀偷喝牛奶事件”为背景,进行深层次分析。4、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表(见下面板书设计)5、“狼孩”案例分析,情感升华。你听说过“狼孩”吗?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她学习说话,可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说一句话。她也不喜欢吃熟的东西,仍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当时只有十多岁。P32-33的资料分析2、《轻松夺标》随堂练习1、第一只大山雀喝牛奶的目的是什么?是一种什么行为?取食行为是怎么获得的?2、第二只和后来很多只大山雀能喝到瓶里的牛奶是什么行为?目的是什么?这种行为是怎么获得的?3、什么是先天性行为?4、什么是学习行为?5、第一只大山雀和第二只大山雀的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6、如果只有第一只大山雀那种先天性行为,在自然界中生存有没有局限性?(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7、大山雀和黑猩猩相比学习能力有差别吗?你认为造成差别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8、从这个故事中,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你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什么启示?9、P32-33的资料分析中描述的动物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为什么?学生个体活动:思考,回答问题全班活动:以个体为单位的全班交流学生个体活动:阅读分析,交流,提出新问题全班活动:以个体为单位的全班交流小组活动: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组内交流。全班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全班交流小组活动: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解决问题,组内交流全班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全班交流全班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全班交流学生个体活动板书设计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的行为从行为的功能: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获得途径自身遗传物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对维持生存的意义有利更有利是否有局限性有(大)有(小)教学反思导言的设计较好地利用了教材提供的资料,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以导言创设的情境为背景,整节课线索清晰,引导学生进行富有理性的分析,符合生物学科的特点,也能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3、问题的设计有引领作用,重点突出。4、有几个环节没有处理好:(1)请每组4号写出反馈练习第一题的答案,都写对了。在这种情况下便提出问题:没有疑问了吗?这个问题提的比较合理,但指向过于模糊,应该直接询问5-7号学生,“你是这么选择的吗?为什么?”(2)讨论问题6时,在指定某组学生阐述观点,并由本组友情援助后,仍然没有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此时,教师虽然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但没有给学生时间再进行讨论交流,就得出了结论。这样处理有些仓促,没有达到讨论交流的目的。(3)给5-7号学生的机会太少,主要是担心他们会延误课堂时间,但他们是更应该加强培养和训练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