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数学教案关于二年级数学教案(精选1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二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P96、97、98。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提出问题。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2、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是难点。教学准备:图、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让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二十二1题图,你看到了什么?生:举手自由口答。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学生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师生重点解决问题3、小黑板除数统计表、统计图(1)学生在树上独立完成(2)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3)师质疑: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停车场每种车的数量,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进来,巩固所学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体验怎样收集信息。二、生活应用1、出示97页2题(1)同桌观察理解(2)独立在书上完成2、互相纠错评价,教师巡视辅导。3、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数正字来收集信息。三、开放实践1、p97页3题4题(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统计。(1、2、3组做3题,4、5、6组做4题)(2)展示师生互评[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调查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四、全课总结二年级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理解口诀的含义。2、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3、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6的乘法口诀,用口诀正确求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2、列式计算:1个53个4相加5的2倍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二、新授。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坐的次数123456人数612(3)一次可以坐6人,是几个6?怎样列出乘法算式?你能说一句口诀吗?根据提问依次板书:1个61×6=6一六得六提问:“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1和6乘,积是6)(4)2次可以坐12人,是几个6?用乘法算怎样列式?请你们编出一句口诀。根据提问依次板书:2个62×6=12二六十二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乘法算式:2个6比1个6多几?所以第二句口诀的得数比第一句多几?(5)3个6、4个6、5个6、6个6相加,各是怎样列乘法算式?可以编怎样的`口诀呢?请学生按次序写一道算式,编一句口诀,把35页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填完整。(6)让学生说出每道算式和相应的每句口诀,老师依次板书算式和口诀。并指名说出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7)引导学生比较。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这些口诀从上到下按顺序排列后,每句口诀的积都比它上面的一句多几?为什么会多6?(8)请学生把口诀齐读一编。再请大家边轻声读边试着背背看。(9)试背口诀。A、师生对口令,开火车说口诀。B、请学生齐背口诀,再指名背口诀。2、教学“想一想”。(1)出示“想一想”6×2=()6×5=()(2)口算出结果,并说说各用哪一句口诀?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应用6的乘法口诀,能很快地算出6和几乘积是多少,我们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算式。三、完成“想想做做”。1、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比较每组两个算式有何特点?讨论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6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3、完成“想想做做”。4、完成“想想做做”。出示第5题,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完成“想想做做”。独立列式、口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你为什么用乘法算?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年级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教材例3,以及练习七第7~9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种常见的现象。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现象,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过程】一、体会感受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像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