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人才需求调研报告阿克苏地区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大力发展以纺织为主的棉产业,纺织工业已成为阿克苏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优势产业之一。近几年,阿克苏地区纺织产业快速发展,随着纺织产业的发展,地区引进了一批技术装备一流、核心竞争力强的纺织企业,如山东鲁泰、浙江巨鹰、富宏、香港百隆、华孚等纺织企业,形成优势纺织产业群。一批批重大纺织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了大批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纺织企业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促进了阿克苏地区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技术和设备方面,已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和装备水平,近几年新建投产的纺织企业设备起点较高,有些企业的装备水平已达到目前国内先进水平,纺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由此,阿克苏纺织工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纺织产业的纵深发展,在阿克苏纺织行业、企业出现了纺织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随着阿克苏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将出现更大的缺口,这给高职院校纺织技术应用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系李红主任、张金城老师到纺织工业城及阿拉尔工业园区,走访了以华孚(色纺)为代表的多家大、中型纺织企业,深入调研了这些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这些企业大都是以新型纺织技术为重点的棉花加工纺织企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纺织机电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专业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阿克苏新型现代纺织工业城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调研表明,地区对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一、调查过程我院已成功申报了《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结合实际情况,为做好本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我们在企业单位召开相关企业专家访谈或座谈会,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需求。总的看,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与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相关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与未来的社会需求等情况,座谈会上到会人员畅所欲言,一方面积极介绍本单位引进毕业生的情况,另一方面积极进言,对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献计献策。二、“纺织工业城”棉花产业总体情况2010年至十二·五末,阿克苏地区“纺织工业城”将实现棉纺规模300万锭(包括现有的44万锭)的目标,其中:80S以上精梳棉纺规模100万锭、普梳32S棉纺规模200万锭。现将用棉、用工指标分析如下:1、年用棉量:年需用长绒棉5.52万吨、细绒棉33.78万吨。80S以上精梳纱产量按500吨/年.万锭,用棉按1:1.38,配棉按长绒棉比例占80%以上核算,100万锭精梳年可生产80S以上精梳纱5万吨,年需长绒棉5.52万吨、细绒棉1.38万吨;32S以上普梳纱产量按1500吨/年.万锭,用棉按1:1.08,配棉按100%细绒棉核算,200万锭普梳年可生产32S普梳纱30万吨,年需细绒棉32.4万吨。2、年需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全地区年需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在400万亩以上。其中:长绒棉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细绒棉面积稳定在330万亩以上。长绒棉亩产按90公斤、细绒棉亩产按105公斤核算。(注:2008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为440万亩,棉花总产43.43万吨。其中,长绒面种植面积为73.11万亩,总产6.13万吨。)3、用工总量:300万锭需总用工42000人(包括辅助用工)。其中:100万锭精梳需用工10000人,按100人/万锭核算;200万锭普梳需用工32000人,按160人/万锭核算。三、对调研结果的分析1.通过调查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企业单位的纺织机电技术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对工业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员工的操作环境,降低了原材料消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了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期望学生对纺织机电技术设备的操作能力与维护的能力要优秀。企业比较欢迎既懂机又懂电的人才,对机械设备维修、电气设备维修、CAD绘图的需求较大,另外纺织类企业对设备管理、纺织机电产品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占了一定的比重,这几年随着纺织工业城的崛起,地区新型纺织企业逐年增加,这个岗位也变得热俏起来。从调查的情况看,企业对技术主管,品质管理知识等职位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随着这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的不断壮大,使纺织机电技术技术人才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也不断向管理层发展。这也就使我们在专业定位时有更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