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185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学习PPT教案.pptx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切记:对于良好的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每个操作者都必须时刻铭记在心。对于每一个新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应该给予严格的训练,以使其掌握正确的要领,避免养成不良的习惯,从而保证以正确的意识、操作技术和工作习惯展开工作。养成正确的生物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操作者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避免失误和事故的发生,哪怕即使发生意外,也会进行妥善的处理。从事实验活动都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③熟悉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一般规则,掌握各种仪器、设备、装备的操作步骤和要点,进行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对于各种可能的危害应非常熟悉;④应掌握各种感染性物质和其他危险物质操作的一般准则和技术要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包括但不仅限于实验室运行的基本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针对感染性材料、危险化学品、放射性核素等的操作规范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等。一、日常管理规范一)人员控制规范二)设备搬入和移出、摆放规范三)防虫及防节肢动物措施规范四)清洁与消毒规范五)水、电安全管理规范二、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8、建立实验人员健康监测与个人健康档案制度9、个人安全防护制度10、实验室事故报告制度和报告程序11、人员培训制度12、菌毒种安全管理和运输、保存制度13、样本收样、保存制度和操作程序等二)人员管理规范3、仪器设备操作与维护培训要求1)、熟悉掌握相关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求2)掌握设备操作程序3)熟悉设备故障的保修和维护程序及要求4、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置培训等五)、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置培训1)停电2)火灾3)水灾4)地震等三、实验操作技术规程2、实验室检测项目操作规程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病毒培养样本离心、干燥、纯化等操作程序3、设备使用和操作规程使用程序维护程序检定程序校准程序报废程序4、实验室消毒灭菌规程1)实验室消毒器具消毒台面消毒地面消毒实验室空间消毒送排风管道消毒消毒剂的配制等2)实验室废弃物消毒灭菌操作程序固体废弃物消毒程序废液消毒程序包装材料消毒程序3)重点掌握消毒灭菌方法和时间及消毒剂种类与浓度浸泡、高压、焚烧、煮沸消毒等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消毒时间等3)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及处置程序、事故报告程序5、实验数据记录和传输规程1)实验检测的原始记录2)实验检测数据传输程序3)实验数据安全保密程序等四、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基本规范一)BSL-2实验室人员控制规范BSL-2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包括通用的生物危险性标志,标明传染因子、实验室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姓名、电话以及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状态。与实验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二)工作人员的防护规范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喷溅物的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合适的安全眼镜、面罩或其他防护设备。严禁穿着实验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角膜接触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三)有关操作的指导原则实验室应制定并执行处理溢出物的标准操作程序。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实验室应如实记录有关暴露和处理的情况,保存相关记录。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评估结果准备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只有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的文件纸张才能带出实验室。四)实验室工作区的管理原则感染性材料的包装和运输应遵循国家和/或国际的相关规定。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应安装防止节肢动物进入的纱窗。五)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实验室负责人(或生物安全负责人)要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告知实验室人员,同时要求他们阅读生物安全或/和操作手册。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掌握有关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手程序,通过考核后方可从事相关实验室工作。应当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的控制方案。如有必要,应为所有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健康监测和治疗,并建立健康档案。实验室人员应接受与所操作生物因子或实验室内潜在的生物因子相关的免疫接种或检测。五、感染性物质的操作与防护规范1、包装容器2、标本的接收样本接受由收样员按照规定程序收样,并做好收样登记,与送样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最后双方签字确认。3、实验室内运输按国家规定需要在BSL-3或以上级实验室操作的病原微生物或标本,应按国家规定的防护等级,在相应级别的实验室